LayerZero空投反撸的殇与思

转载
7 天前
4157
比推BitPush

文章转载来源: 比推BitPush

作者:比推Asher Zhang

关于LayerZero的反撸机制,我们曾发表《发币在即的LayerZero开启“风闻奏事”,未来又将迎哪些“危”与“机”?》一文表示:“这种互相纠察之风,就如同古代皇帝怕堵塞言路而采取的“风闻奏事”,从历史上的诸多教训看,此举未必尽善。”随着一份47 万个疑似女巫地址的报告递交给LayerZero,市场对于这场反撸机制的议论和批评达到高点。社区都有哪些反馈和不满?项目方对此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无独有偶,近期热门项目Taiko直接采用了不透明的空投机制,此举也遭遇到市场上很多批评。曾经广为人称道的Web3空投在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许是时候反思一下空投这个Web3时代的产物了。

LayerZero反撸机制背后的利益之争

某种意义上讲,目前社区关于LayerZero的争论本质上就是利益之争,而LayerZero的反撸机制则是巧妙利用了人性试图抗衡之。当LayerZero动了撸毛机构的奶酪,这就必然引发一场史无前例的唇枪舌战。

LayerZero是非常知名的全链互操作性协议,其估值很高,参投方包括 Multicoin、 Binance Labs、a16z、红杉资本等知名加密投资机构,因而Web3撸毛大军早早盯上了这一个待宰的”羔羊“。WOO X 旗下分析部门 WOO X Research 预计,LayerZero 即将进行的空投价值将在 6 亿至 10 亿美元之间。保守来看,假设 TGE 是上一轮估值的 4 倍,初始流通量为 15%,Layerzero 预计 TGE 市值估计为 18 亿美元,FDV 为 120 亿美元。空投价值预计为 6 亿美元,换算成每个用户获得的价值在 750 美元到 1500 美元之间。乐观展望:假设 TGE 是上一轮估值的 4.5 倍,初始流通量为 20%,Layerzero 预计 TGE 市值将增至 27 亿美元,估值为 135 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空投价值预计将增加到 10.8 亿美元,每名用户获得的平均价值在 1350 至 2700 美元之间。

价值6 亿至 10 亿美元的巨额空投,其利益不可谓不厚,撸毛大军怎么可能错过。但是,Layerzero并不想让撸毛大军撸到自己身上。核心来讲,LayerZero的策略主要就是三个:“自曝”、“审判”、“互曝”。其中,“自曝”可以保留 15% 的空投分配额度,被筛查出来的不会获得空投,互爆检举可以获得 10% 的空投份额。

从结果看,Layerzero筛出大量羊毛用户,但明显还是不够。据 LayerZero CEO Bryan Pellegrino 此前透露,悬赏活动开始几个小时内收到了 3000 多份女巫举报报告和 3 万份申诉。随后Bryan Pellegrino 表示:预计 600 万个地址中只有 6.67%-13.33% 有资格获得空投;90%-95% 的举报报告是有效的,甚至更多,当然不良报告也很快被‘丢弃’,没有什么是完美的。6月5日,Bryan Pellegrino 在 X 平台进一步发文表示:“我希望能够再有两个月的时间来处理女巫报告的检查事宜,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大型女巫集群,包含了成千上万的地址,但由于时间原因,我不得不放弃对它们的检查,因为它们极不可能符合 LayerZero 最终的空投资格,但我确信它们可能会拿到其他空投。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我个人的发泄,因为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LayerZero 的 TGE 时间线仍然不变。”

一场喧嚣之下,是与非的曲直之辨

在 LayerZero 看来,最优质的用户应该得到空投奖励,而这些最优质用户应该是最具“持久性”的用户,而所谓的“持久性”则被定义为那些最有可能在未来继续使用 LayerZero 或沿用其过去使用习惯的用户。更具体点讲,LayerZero是在尝试打掉“撸毛”机构。LayerZero 申明态度:保护小众用户,主要矛头针对大型女巫,实质上也就是撸毛工作室。LayerZero 表示:「女巫自行报告」并非针对个人用户,而是针对大型女巫,且 LayerZero 员工禁止参与空投申领,违者将被解雇。LayerZero的检查力度也将非常严格,以防“猎人”为了扩大收益而胡乱举报,误伤真实用户。

而撸毛工作室则认为,自己付出了真金白银,帮助项目提升了数据、测试了性能后,但之后却被弃之如敝屣。在互爆制度下,乱象也开始显现。有撸毛工作室员工选择辞职举报内部账号、某项目的空投大户地址被举报、以及还有用户瞄准大户 / 撸毛 KOL 的女巫集群集中举报等,甚至市场还传出某安全机构一次性向 Layerzero 提交了 47 万个疑似女巫地址。

加密大V Marco表示,「互相检举」不仅仅成为了项目方与工作室之间的博弈,也成了工作室与个人用户之间的斗争。由于每举报成功一个地址,该账号 90% 的空投代币将会返回到空投池中,这也意味着用户所分得的空投将有所增加,而「互相检举」似乎正在成为了普通撸毛者宣扬「撸毛正义」的武器。

道说区块链表示:Layerzero 这类事件的发生,我认为从趋势上讲是可以预见的。从项目方的角度看,随着启动成本越来越高,对代币空投一定会越来越谨慎。越往后,空投的资格认定也会越苛刻。从用户的角度看,往后无论是专职的羊毛党还是普通散户,从薅羊毛的方式获取的利润也会越来越稀薄,最终可能会达到收入与投入成本非常接近的某种程度。撸空投一夜暴富一定会成为历史。项目方抓“女巫”我是认可的,但采用检举揭发的方式抓“女巫”我非常反感。

“撸空投”产业化的反思

从某种意义上讲,哪里有一夜暴富,哪里就会有人蜂拥而至。2017年的ICO是这样,现在的撸空投也是这样。但是从Layerzero的互爆可以看出一个现象:撸空投正在走向产业化和专业化,而这种现象其实弊病也非常明显。项目方在发代币之前,撸空投的机构大量参与,制造链上虚假繁荣,代币发放之后,撸空投机构大举抛砸,造成项目代币大幅下跌,这使得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这或许也是本轮很多知名项目上线便下跌的原因。

从趋势发展看,项目方和撸空投机构之间的博弈仍将继续,这里面的核心在于利益分配的均衡。从项目发展看,项目发展早期确实需要大量交易者测试网络性能,但是其抛卖砸确实不利于项目后期,项目方或许可以尝试保留部分利润;除此之外,空投代币线性释放或许也是一种方式,从而减缓短期抛压。

总体上看,撸空投一夜暴富的机会会越来越少,而项目方和撸毛机构之间可能会找到一种利益平衡;而且两者之间或许也可以尝试把原本冰下的行为,以一种公开和公平的方式摆入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