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OW到节点销售,一文回顾加密市场的资产发行方式演化史

转载
16 天前
2554
加密市场观察

文章转载来源: 加密市场观察

在我们加密圈,虽然有各种技术和应用场景的创新,但对于我们这些老韭菜来说,影响最大的还是资产发行方式上的创新。

几乎每次有新的资产发行(Ge Jiu Cai)方式,都会带来一波财富效应。

今天和大家梳理一下历次资产发行方式的特点吧:

POW

咱加密货币的龙一比特币最早出现的时候,发行方式就是PoW (proof of work),早期所有代币都是这个模式,包括莱特币/狗狗币和早期的以太坊。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只要工作方式是有统一标准(一般都是进行数学运算),任何人都可以加入。

在项目早期可以收的覆盖度高,门槛低。

当然项目火了以后,在后期的门槛也不高,不仅要拼硬件,还要拼电费成本和运维能力。

这种发行方式虽然对用户来说比较友好,但是对于项目方来说却募集不到资金。

私募

这种方式其实传统行业已经运行很多年了,在加密行业的私募和传统私募其实也没有本质区别。投资人和项目方商谈好条件即可

但是大部分项目在进行私募融资的时候并没有发币,于是参考股权投资的SAFE发展成为 SAFT。

SAFT 全称为 Simple Agreement for Future Tokens(简单未来代币协议),这种方式合规性很强,现在主流的项目差不多都用这种方式融资。

但是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专业的财务投资人,散户参与的门槛还是有点高。

IXO

我们这里说的IXO包括ICO/IDO/IEO各种衍生形式。

我们先说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数字货币首次公开发行。

ICO 首次代币发行,源自股票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IPO)概念,是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

早先的ICO和私募很像,也是项目方要准备一堆项目资料向投资人介绍项目,但是最近的ICO已经被solana带歪了,项目方发个推特留个地址就可以了。

这里在我们以往的solana拉盘营销的视频有介绍过。

随着玩法的深入呢,ICO又演化出了IDO和IEO

IDO 就是 全称为 Initial DEX Offering 指是基于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进行的代币首次发行。

用大白话讲呢,项目方在uniswap或者其他dex上建个池子,就是ido了。散户要获得这个代币就可以去dex上购买,目前土狗项目的主流方式都是IDO

IEO的全称是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s 数字货币首次交易所发行,与IDO类似,项目方如果一开始上的不是dex,而是中心化交易所cex,那就是IEO了。

目前IEO的门槛会币DEX高一些,因为dex上随便谁都可以建,而在目前中心化交易所还是会对项目又一些审核,大部分通过IEO发行的代币都是私募融到了一些钱的项目。

Airdrop空投

很多加密项目在需要社区活跃的时候,就会通过Airdrop也就是空投的方式进行发币。

经常关注加密的小伙伴对这个概念肯定不会陌生了,也就是撸毛嘛!

不过最近这种方式也越来越难了,一方面很多项目方打击女巫,越来越难以通过技术的方式扩大收益。而且有些项目空投规则也越来越不透明,例如taiko这个项目的创始人甚至拒绝公开规则:

空投这种发行方式目前看来项目方和用户的矛盾越来越多,甚至演化成了对手盘。绝大部分拿到空投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卖出,就怕卖得晚了卖不上价格。

公平发射Fairlaunch

正是因为空投这种方式项目方和用户的对立情绪越来越大,23年公平发射的模式就流行起来了,代表性的资产就是铭文。

这种方式项目方和散户一起抢筹码,抢完一起喊。

但是这种毫无门槛的玩法,表面上虽然公平,但可以说最后还是被科学家扼杀了。

很多项目的大量筹码被科学家抢走,科学家们成为实际狗庄,筹码甚至比项目方还多。

同时这种方法项目也募不到钱,而指望手握大量筹码的科学家们build是不可能的。

节点销售

时间来到2024,最近有越来越多的项目通过节点销售的模式发行代币。

因为一个去中心化网络本身就需要有大量节点,在POW时代用户的矿机实际就是节点。

但是这种方式项目方并不能获得融资,用户购买矿机的钱其实是给到了与项目无关的生产企业。

节点销售的模式本质就是项目方官方通过售卖节点,既可以获得融资,同时用户还可以参与项目建设并获得收益。

这种方式未来可能是很多加密项目的主流方式,而且比之前提到的各种方式都好。

发行方式

去中心化

参与门槛

资金募集

POW

私募

IXO

Airdrop

公平发射

节点销售

目前采用节点销售的项目有哪些呢?

今年比较头部的项目有这么三个:XAI,Aethir,和Sophon

XAI

本轮的节点销售行情,可以说是XAI带起来的。

XAI是今年1月份上线币安的项目,这个项目是Arbitrum的亲儿子,是一个做游戏的Layer3。

XAI这个项目售出了 35155 个节点,销售金额为 13080ETH,按当时的以太坊币价是募集了 4000 千万美金。

在这个项目的代币经济学中,85%的代币释放用于节点奖励,大概有十亿枚。按照最近的市值0.76美金计算,节点投资者的平均浮盈是大概20倍左右。

投资者和团队都有6个月的锁定期,节点投资者挖几个月下来,是不是在其他投资者还没解锁就应该早就回本了呢?

其实也并不是哈,节点挖出代币后,并不是马上得到代币,而是拿到 esXai,esXai 转化成 Xai 需要等待 180 天,还有两种选择,15 天转化的话,只能拿到 25% 的 Xai。90 天能拿到 62.5% 的 Xai。

Aethir

Aethir这个项目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吧,之前介绍AI depin的时候有介绍过,也是AI算力的龙头项目。

Aethir从今年3月份开始对外销售节点,已经出售节点 74040 个,销售金额为 41627ETH,按当时的价格计算是 1.3 亿美金。

Aethir 的释放规则没有明确,只是说明有 4 年的释放时间。节点奖励只有总量的 15%,预计第一年在 5%~7% 左右。

这根本原因是 Aethir 还留了很大的部分奖励给算力提供者进行挖矿。

Sophon

Sophon是一个模块化的区块链项目,今年3月份获得了OKX参投的1000万美元融资。

Sophon已经出售节点 121261 个,销售金额 31087ETH,价值 9600 万美金。

看到没有,自从有了节点销售这种募资方式,是不是私募都不香了?

最终收益考验项目方格局

但是节点销售还是一个新生的发行模式,XAI作为本轮第一个吃螃蟹的项目,目前节点投资者的代币都还没有到6个月的解锁期。不过按照90天赎回62.5%XAI代币计算,节点投资者也应该是早就回本了。

Aethir和Sophon的代币还没正式发行,所以这种模式还处于早期,而且从本质上看就和私募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是通过节点销售的模式,可以把投资的门槛降低,而且还完成了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

前面提到的XAI/Aethir/Sophon的节点销售阶段都已经结束了,最近还在销售节点的明星项目就是CARV,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搜索相关信息。

咱加密行业发展这么多年,今年这个节点销售的代币发行模式好像确实比其他方式更适合加密。

直接在公链上发起的方式是最原始的 ICO不能满足业务长期建设的需要,用户很容易被项目方割韭菜;直接向用户的钱包里面免费发送是 Airdrop 空投引起了用户和项目方的对立;私募参与门槛高,符合咱加密去中心化广泛参与的特征。

只有通过这种节点销售的模式,用户既可以拿到比私募还要好的融资条件,而且项目方也能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