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传统预言机?浅析API3协议的创新DAO治理与商业潜力

转载
16 天前
1963
链上观

文章转载来源: 链上观

作者:Haotian

最近,DWFlabs 领投 API3 400 万美元的消息又引起了市场对于 API3 增长潜力的讨论。和 Chainlink、Pyth 等预言机服务商比,API3 协议「轻量化」集成方式,以及 API3 Market +OEV Network 等 DAO 治理模型,让其展现出了更广阔的商业想象空间。接下来,说说我的看法:

1)简单来说,API3 是一个由开源协议驱动、DAO 经济体激励的直接连接 API 数据提供方和 DApp 智能合约数据需求方的 Oracle 连接器。区别于 Chainlink 的「中间件」节点服务第三方网络,API3 的第一方预言机,免去了第三方网络的「信任」环节。

以开源协议集成的方式切入 Oracle 市场,意味着:更轻量化和定制化,API3 的 Airnode 让满足基本运维能力的「节点」都能以轻量化的方式部署预言机服务,尤其是一些直接拥有数据源的 API 提供方可以通过 Airnode 直接将原始数据供给 DApp 智能合约需求方。

比如:一些新锐公链的主网、甚至测试网等都可以集成一些 Price 数据信息。若想成为 Chainlink 的数据源,API 节点只能被动等待,而通过 API3 协议就可以主动甚至定制专属的 Oracle 价格服务。理论上,只要 API3 节点符合 Airnode 协议的集成框架且遵循 API3 DAO 的质押治理流程,就能快捷、低成本、高效地加入 Oracle 服务网络中。

如果说 Chainlink 等预言机随着品牌强化会逐渐偏好中、头部 DApp 应用项目提供预言机服务,API3 切中的是一个更广阔的长尾 DApp 应用市场。

有人说,开源协议在当中不也要收集、聚合并适配数据,也应该被视为一个「中间件」。没错,问题在于,这个中间协议重在提供集成到 Oracle 服务中的集成方法和治理标准和规范,都是开源透明的标准,可由 API 数据提供方「主动」选择接入。

而其他第三方 Oracle 中间服务网络,有自主的节点和治理机制,筛选什么数据,如何给合约喂价,如何处理潜在清算套利机会等完全由第三方网络控制。这种中间件网络的「高效率」和「可靠性」服务宗旨和中间件开源协议追求的「透明性」和「免信任」存在本质差异。

2)API3 基于 Polygon CDK 构建的 API3 Market 和 OEV Network 对改变 Oracle 预言机市场格局至关重要,相当于把预言机业务流程中潜在的「套利」蛋糕以更公开、透明且有序的治理规则摆上了明面。

API3 Market 目标为开发者提供便捷、低成本的的数据集成服务,可以快速与新网络集成,相当于一个 Oracle Stack 堆栈服务,为开发者提供无缝且友好的工具服务。这会降低数据源成为 API 数据供应方以及数据需求方 DApp 的门槛,进一步扩大 API3 在长尾 Oracle 市场的规模效应。

OEV Network 作为一条 layer2 预言机公链,目前还未正式落地上线,但其目标则是要通过一套公开透明的治理机制,把原本 Oracle 数据供应方可通过数据清算权获取「套利」机会的大蛋糕,以公开拍卖及利润分配的方式返还给用户。

在我看来,这是 Oracle 预言机市场必然要演变的趋势,也是改变 MEV 市场商业格局的关键。

要深刻理解 OEV Network 这类 Oracle 破局者的的意义,可以细品下 Vitalik 最新说的一句话:「DAO」意味着项目,「Official」则意味着骗局。去中心化治理机制存在的意义就是要把潜藏的利润以更公平的机制分配出去,而不能让其成为个别节点滋养腐败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动机」。试想,若 Oracle 节点给 DApp 喂价势必会存在清算机会,有清算资格的节点供应方和清算人可以串谋起来共同博取 MEV 利润,这就不可能存在公平。

而若把清算资格公开成「拍卖」机制,出价最高这可获得下一次预言机数据的 Update 权即 MEV 利润,然后 OEV Network 再把从中所得的利润分配给 DApp 用户,相当于从用户身上攫取的利润,又返还给了用户。这样一来,即不影响 API 节点做清算人的动力,也不会伤害用户,一举两得。

3)单纯从商业视角看,API3 在预言机赛道的天花板会更高。因为它以开源协议 + 无缝集成工具的低门槛切入,只要有基础节点运维能力的「节点 Operator」就可以选择加入 API3 提供的 Oracle 去中心化治理网络中参与「挖矿」。这意味着,以太坊生态 AVS(主动验证服务)节点服务方,这类「增强型」节点,完全可以接入 API3 的预言机网络中,为其 AVS 网络拓展新的业务增长方向,进而巩固其底层的 Restaking 经济模型。

逻辑也不难理解,选择了开源协议的轻量化集成方式,其商业前景一定会更广阔。况且,Chainlink 和 Pyth 等主要 Oracle 竞品都选择了偏向 DeFi 金融场景,对他们而言选择了占据绝大多数流动性的 DeFi 客户,也同时限制了在更广阔应用场景的商业触角延展能力,而这些都是 API3 可以展开联想的地方。除了 DeFi 之外,在 RWA、外汇、股票、期货、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甚至大模型数据的实时喂送和训练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

总之,做开源技术协议和 DAO 治理框架确实会更有商业想象空间,预言机、zkVM、ZK 跨链桥等任何亟需「免信任」的领域都可以用此种方式寻求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