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I,最前沿最真实的33条产业洞察……

转载
315 天前
6160
Model进化论

文章转载来源:Model进化论

原文来源:I黑马

图片来源:由无界 AI生成

A:坦率来说,我们公司虽然 All in AI,已经要求每个人都去用大模型,我们整个业务流程也考虑用大模型来优化。但实事求是地说,现在确实还没看到杀手级应用,大模型并不能马上取代过去的一些东西。

B:我不认为大模型是一个简单的降本增效的问题,它是个资产属性的东西,咱们国家在推数据的资产化,模型本身就是一个数据资产。

前两天,智谱办了一场活动——技术开放日。

全天的AI活动,上午场和下午场,分别向外释放出两个信息:

第一点:智谱很牛, GLM升级了,夸张地形容,国产的的大模型可以比肩OpenAI的GPT-4了;

第二点:关于AI的未来,大家其实都很懵,这时候需要大模型厂商继续探索技术,需要企业真正落地到产业中去实践,需要科学家等超级大脑指引AGI路径。

很遗憾,看了几篇科技商业文章,只提到上面第一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就有提到:“生成式人工智能,仍有不可预测和不可控性。为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市场)结合起来。”

如此看来,下午场的3个圆桌讨论,《如何回答大模型这道必答题》、《大模型产业化》、《2024-AGI元年?》,更值得大家关注。

一共3个圆桌,全程4个多小时,17位嘉宾,超20万字的文档实录……

先跟各位分享33条笔记吧。

或许,这篇文章的33条内容,就是2024年最前沿最真实的产业洞察。

其实可以将“或许”去掉。为什么?一般真正前沿的分享不多,真实的就更少之又少。这33条内容观点来自,真正的AI和产业的先行者们:智谱AI、德勤中国、君联资本、百图生科、360集团、马蜂窝、分众传媒、蒙牛集团、金山办公……


中国的大模型,和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还有多大?


1、要问我这个差距有多大,我还真说不太出来。我自己感觉,差距没有进一步的拉大。

2、我想从这方面来说,两个国家,两个不同的环境,各自大模型就像两个孩子,基础能力的角度上差别并不大,但需要拉长了来看。更多的,还要看生态的问题,落地场景的问题。而在生态和落地场景角度上来说,这个差距和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3、有一些方面,一些垂直落地的这些领域,国内的大模型甚至比国外更加先进。一些垂类,很多情况下被通用AI领域的这些工程师,或者整个业界所忽略。垂类也是有许多的机会去提升通用人工智能的能力,提升这种预训练模型能力,以及加速它带来产业级的影响和落地。

4、差 6 个月还是差1年,我们各个维度看不太一样。从打榜来看,国内很多都超过GPT4.0了。我也是关心整个的生态以及垂类,最终中美情况不太一样,可能不能直接用通用大模型来做对比。举个例子,之前云计算在美国,公有云的比例远远大过私有云的比例,但在国内,主要还是跑在私有云。大模型也一样,最终可能还会走不同的路吧。


大模型应用这件事,短期内就会爆发?还是说一年内不会有什么进展?


5、坦率来说,我们公司虽然 All in AI,已经要求每个人都去用大模型,我们整个业务流程也考虑用大模型来优化。但实事求是地说,现在确实还没看到杀手级应用,大模型并不能马上取代过去的一些东西。所以,我们经常谈“小切口大纵深”,这么多的初创公司,这么多的专家都在琢磨,期待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吧。

6、我觉得需要通用人工智能以及垂类的这些大模型一起齐头并进,才能够形成一个覆盖更多行业、更多领域的这么一个变革。可能要超过一年的时间去达成。

7、今天大模型一出现,就必须多快好省,既能够降本增效,又能够带来很多实实在在的非常非常多的好处,这个是不现实的。就如同蒸汽车刚出来,也跑不过马车,对吧?这个事情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和准备的。我觉得,还需要三年的时间。

8、我们投了几百家的企业,各种SaaS公司、企业服务的公司、软件的公司,都是在用各种各样的大模型。我都问过了,没有任何一家告诉我说马上就觉得太好了,没有一家说可以直接裁员了,也没有说用完成本就大幅度下降,客户体验大幅度提升的。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时间点如果再不做,可能三年后你的位置就不知道在哪了。所以说,这一段时间不能够简单地用成本效率来考虑这个问题。

9、我们自己总结,大模型应用其实是三个阶段。第一步,提升产能,很多人结合这个技术提高自己的一个产能。第二步,怎么去找增长点?怎么结合这个技术让我的这个企业能够更好的去增长?最后一步,就是转变,怎么围绕这个技术去转变我整个的运营模式。我们的一个说法,大模型不是一个技术或技能,它可能是一个战术,帮很多企业带来新的思维。简单比喻,它不是教你一个新的投篮方式,而是教你新的进攻打法。


大模模型真正应用落地,更应该看重降本增效?还是产业升级?


10、我不认为它是一个简单的降本增效的问题。我觉得使用大模型或者说我们研发大模型,它是个资产,是一个资产形成的过程。它是不断地用各种参数,各种数据训练,最后端出来的东西本身是块资产,是个资产属性的东西。所以说,我们不应该用一个工具或买一个东西来用的这种概念。

11、咱们国家在推数据的资产化。大模型本身就是一个数据资产。实际上,要用一个投资性的概念,来看待大模型本身。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必须有自己的标准。

12、降本增效这个词,我们觉得应该把它拆开去看。拿我们自己来看,增效其实是在C端,我们自己的员工端他们会增效,对个人的产能有提升。但对企业端,短期并不一定有降本的一个影响。

13、我们倾向于它是一个工业革命,或者说产业革命。是不是一个工作方式的变化?是不是一个产业价值链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认为是。

从现在的“大模型时代”走到“AGI时代”,之间缺的是什么?

14、如果说终局是AGI 时代,现在我们站在模型时代,我们怎么能够穿越过去?只靠模型可以吗?OpenAI 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范例,那就是通过价值验证来穿越这个鸿沟。相当于 ChatGPT的发布,极大地推动了GPT往前。应用层面的推动,也带来了整个生态的繁荣。

15、我们从模型到价值中间,是不是还是有一个巨大的鸿沟?这个鸿沟比我们预想的要大。我们去年3月份就开始做商业化,说实话当时我们是非常简陋的方式,我们甚至给客户交付是拿着硬盘跑到对方的机房去交付。

16、从技术层面看,我们希望能够得到一个不可能三角:模型效果足够好、价格足够低、易用性足够强。当这几个都满足了,我们觉得它就能帮助我们的企业去跨越这个鸿沟。

17、从业务层面看,如何来把控方向,帮助企业找到自己的最佳路径,去实现这样的一个穿越?我们还需要有一个业务上的理解,提供工具和一些方法论来帮助我们的企业更好地去应用模型。大模型厂商,要做企业的copilot,帮助大家打造专属的大模型战略。


企业在做产业落地应用的时候,有哪些洞察,遇到了哪些坑?


18、我曾经一直有一个疑惑,有个很焦虑的点,什么呢?就是通用大模型的能力是非常非常强大的,那这个通用大模型和垂类这个关系,到底会不会把垂类给完全吞噬掉?我目前的一个结论,通用大模型有所为有所不能为。或者说,我觉得通用大模型,能跑前面90公里,最后10公里,通用大模型可能是做不到的。我觉得必须有垂类的价值和应用,甚至有那个闭环的商业的场景才是最关键的。

19、第一个坑,研发成果或者说产品的可视化,或者说如何长久保持大家对AI产品的新鲜度,是我们最头疼的。偶尔玩玩还行,长时间的话,大家这个热情和新鲜度就淡了。我们尝试不断地引入数字分身,引入场景,让大家感受变化,这是早期遇到的第一个坑。第二个坑,也是众所周知的,API不稳定。第三个也比较麻烦,高并发领域的性能问题,我们采取技术解决方式,包括不断增加缓存或者同步已经生成好内容的发放方式,但是缺点也不能做到千人千面。第四个坑,如何解决它生成文章内容的合规性问题。

20、我们有两个误区,第一个是觉得模型什么都能干。然后当我们在任何一个场景深入进去以后,又会发现它其实什么都不能干。早期我们花过去10%的精力就能得到一个60%的结果,团队都非常乐观。然后当我们对它的准确度有了一个工业级的要求的时候,又会发现从60%提高到80%才是一个可用的范围,这个过程又极其的艰难,这个中间整个团队就会陷入到一个从乐观到过于悲观的过程。

21、很多企业都经历过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有的企业转得快,有的企业转得慢。大模型在企业的应用,实际上它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很多领域在企业内部是要被颠覆性的改造。这个时候要投入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定力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企业就在犹豫进不进,进了之后谁来进?怎么进?这个过程一直在摇摆。

22、很多中小型企业,他们也想跟着大模型这个浪潮起来,但是他们在数字化的基础并没有达到一个能够应用大模型的水平。所以这个时候,它其实还要去先经历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过程,然后再把大模型用起来。


大模型对大家的公司战略、组织产生了什么变化?


23、我觉得从战略上来说,能走向未来的公司一定是有AI思维的公司。

24、对AI这个方向,分众是一个战略级的项目,我们要持续去做,为什么呢?我们一直在想,如何以技术为载体,把公司里人的知识承接起来,然后用模型知识触达以前服务不到的客户,这对我们的业务来说是一个增量。此外,存量角度,对既有客户的服务的能力,大模型也有一些帮助。

25、蒙牛集团整个AI战略一直比较清晰,针对AIGC,领导也提出了两个比较重要的战略。针对个人叫做超级个体,针对我们的业务场景,今年主推的是智能流程和智能决策。

26、金山也在 All in AI,这件事情贯穿了我们全年的所有的业务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经常左右互搏。一方面金山办公是一个生产力工具,在AI这个时代是最容易被挑战的,我们看AI是在革自己的命,我们更多地是把自己的东西打碎掉,重新去组织。我们将成为一个更智能的知识服务的提供商,这件事情可能是我们最终的方向。


回顾自家AI落地的路径,大家觉得什么是最佳实践?应该按什么样的步骤去落地?


27、要重视数据,就是数据质量,我觉得是整个决胜的基础内核。无论是AI应用,还是垂类的或者行业的大模型,都是非常非常关键,而且这个数据应该变成一个活数据,要不断地去迭代,不断地去维护。

28、这件事情对很多企业来说应该是个一把手工程。为什么是这样?因为现在社会上最大的共识,就是AI一定会颠覆我们所在的各个行业,以及各个行业对应的一些角色,这是一个很大的共识。但是也有一个不太有共识的地方,就是它什么时候落地,什么时候影响到我?

29、经验就一句话,研发视角,结硬寨打呆仗。建议大家集中优势兵力,先把核心功能全部做出来,演示功能做出来,然后基于此在做应用场景验证,这样速度反而更快一些。

30、应用场景应该怎么找?拿着锤子找钉子?怎么去找到那个好钉子?我们的经验,自上而下的找到AI落地的场景,可能比自下而上的性价比要高很多。一些场景,所有的员工、所有的职能岗位可能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同层级的需求。但当从CEO的角度去看这些问题的时候,去看整个的业务流程,有可能基层员工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甚至基层员工的岗位都不再必要了。

31、从组织角度,包括我们自己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它一定是个一把手工程,一定你在组织结构中把它单独独立出来,所以我们现在孵化出一个小团体,它不是原来的信息化部门,也不是原来的某个业务部门。它是一个单独的、横向的,然后由一把手担任的独立小组,这个小组一定想清楚这件事情要长时间的投入。这个战略问题解决了之后,后续的事情会更简单一点。

32、另外,我们自己的感觉,我们需要一个真正懂业务的人去推动这件事情。而不是说我们去找一个多么懂这个大模型的人。真正懂业务的人,再去思考,怎么把这个东西用好?

33、总结一下,大家莫慌!2024年,AI才刚刚从去年的慌乱和兴奋,走向“沉淀”,走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