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人才争夺进入白日化,得AI人才者才能得天下

转载
409 天前
3293
新火种

文章转载来源:新火种

图片来源:由无界 AI生成

作者:小岩

最近一段时间,华尔街出现了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

根据数据显示,过去几个月,华尔街各大银行一直在为AI业务招兵买马,想方设法吸引人才。而且,大家抢夺人才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甚至可以用残酷二字来形容。很多大行不仅没办法寻觅到足够多的AI人才,反而被同行“挖了墙角”。

譬如高盛银行,就是这场争夺战中受伤最惨烈的那个,在短短12个月的时间里,被竞争对手挖走了足足106人,而新招聘的人才数量远远不够补足,人才净流失数量达到了60人,堪称“战况最惨”。

2023年是AI大热年,各大企业加大力度招收AI人才,这本无可厚非。但有意思的是,华尔街向来是“声讨”AI的重地,华尔街的各位大佬常年把“AI企业估值太高”“AI行业泡沫太多”挂在嘴边。却不想这帮人的身体却很诚实,反手就开始抢夺起AI人才来。

果然,一个人说什么并不重要,看他做什么,才是关键。

各大银行早早开始网罗AI人才,有关AI的“军备竞赛”正在上演...

事实上,华尔街对于AI人才的招聘工作,早早就开始了。

根据咨询公司Evident的数据,在美国的银行中,约40 %的招聘涉及人工智能相关岗位,包括数据工程师,量化交易分析人员,人工智能相关道德审查职位等。在今年2月到4月期间,摩根大通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了3651名与AI相关的岗位,是华尔街另两家大行——花旗和德银的两倍。5月31日,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CEO Larry Fink也明确表示,公司会将“大量时间花在人工智能上”,预计未来AI可以将生产力提高30%。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各大投行间的的人工智能“军备竞赛”已然上演,或许在不久的未来,得AI人才者,才能得天下。

AI时代已经来临,即便是投行,也必须要想尽办法抓住这个“AI时代”。据了解,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已经开始在内部对AI进行测试:高盛正使用AI来帮助工程师编写代码;摩根士丹利也正准备推出一款聊天机器人,以在日常工作中为该行的财务顾问团队提供帮助。而德银,更是加快了自己在“深度学习”这一方面的部署,希望在符合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向客户传达AI给出的投资建议。

果然,在AI领域,大家都很卷,也都不想认输。

AI抢夺战战况:高盛人才流失加剧,摩根士丹利和花旗成受益者。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各大投行的战果如何。

先来说说失意方:高盛。在AI人才抢夺战中,高盛的情况并不如意,不得不似乎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据咨询公司Evident的数据显示,高盛有净60个AI方面的人才离开公司,转投摩根士丹利和花旗等竞争对手旗下。说明在留住人才方面,高盛存在一定的问题。

其次是收益方,以摩根士丹利和花旗为主要代表,因为这两方持续吸引了高盛方面流失的精英加入其中。目前,在AI领域专业的专利申请数量方面,摩根士丹利排名第6,专利申请数量为150件;花旗则排名第11位,专利申请数量为90件。

除此之外,美国银行在此次人才大战中也明显处于劣势,损失了55个AI人才,仅次于高盛。而富国银行的AI人才数量则增加到了130人,成为增量最高的银行。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公司对于AI领域的投入相当之大,为了保证自己在AI方面的领先地位,大家自然会对AI人才产生激烈的争夺。各大银行都在努力吸引并留住AI精英,尽可能的提高员工忠诚度和满意度。

“一家银行如果没有AI战略,就意味着它没有战略”。

毫无疑问,华尔街正在掀起一场AI革命,AI技术很可能对整个金融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今年3月,OpenAI在发布GPT-4时公布了6个使用案例,其中就包括了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部门,运用GPT-4来组织调动其面向客户的知识库。而摩根士丹利方面,也可以使用GPT-4向客户输出更好的财富管理战略。此外,很多投行的开发人员正在内部测试生成式AI工具。这些AI技术一旦成行,可以让员工的工作时间减少到每周3.5天。而摩根大通数以千计的员工已经在运用AI来进行工作了,AI可以帮助其开发新品,推动用户参与,提高生产。摩根大通方面坚信,AI会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未来投行产业的发展将与AI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一位业内的分析师总结的那样,一个银行如果没有AI战略,就意味着它没有战略。

AI技术被投行拥趸,会创造出大量的AI岗位,但与此同时,它的出现会让某些岗位具有替代性。我们不禁要问,AI究竟是创造出更多就业,还是让更多人面临失业?

ChatGPT在历经不断训练过程后会变得异常精准,它可以准确的理解财经新闻,并判断其对股价的影响,更好的预测股市的涨跌。这很有可能会让华尔街的精英们面临“朝不保夕”的风险。或许在不远的未来,光鲜亮丽的华尔街精英们将经历失业潮。高盛方面就曾给出数据,如果按照现在的规模发展下去,约35 %的金融工作将面临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风险。

譬如去年9月,高盛就裁减了数百名员工,随后在今年的1月,高盛进一步裁减了3200名员工,占其员工总数的 6.5 %。除了高盛以外,摩根士丹利和美国银行也有大幅裁减员工的计划。

我们相信,AI存在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类,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可能,而不是让更多人面临失业。但在AI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阵痛不可避免。这是来自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某个个人头上,就会变成一整座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