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数藏和数字人,国内元宇宙梦往何处?

转载
547 天前
1916
元宇宙IP大全

文章转载来源:元宇宙IP大全

图片来源:由无界 AI工具生成

来源:新浪VR

5月中旬,蒂姆·斯威尼在推特转发了科技媒体 Insider 的文章《安息吧元宇宙》,并评论道:“元宇宙死了!让我们组织一次在线追悼会,让《堡垒之夜》、《我的世界》、《Roblox》、《绝地求生》、《沙盒》和《VR Chat》的6亿月活用户一起,在实时3D中悼念它的逝去。”

蒂姆·斯威尼有其不满的理由——断人财路,如弑人父母。Epic Games 作为元宇宙领域的主要押注者,正在开发多种工具和技术来实现元宇宙,尤其是其最负盛名的虚幻引擎,已经被广泛用于游戏和元宇宙应用开发。

这个犀利的反讽虽略显愤怒,但并非无的放矢,他在回击的同时给出的数据——6亿月活用户,足够说明元宇宙的问题没想象中那么大。但客观地说,在向来只追逐热点的互联网上,元宇宙目前的舆论处境尴尬也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 chatGPT、谷歌 bard 等 AI 大模型的出现,互联网公司们的注意力正在发生转移:2月,原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宣布进军 AI 领域,打造中国版 ChatGPT;随后两个月内,百度发布“文心一言”,阿里发布其大模型“通义千问”,王小川宣布成立百川智能,研发通用人工智能模型及应用。

AI 大模型成为接棒元宇宙的新风口,无数竞品、仿品如雨后春笋,仿佛人类新一轮科技革命已经近在咫尺。只是曾经的C位元宇宙,此时境况与 chatGPT 形成了强烈对比,成为部分媒体们唱衰的的对象。

爱尔兰学者约翰·诺顿在《卫报》发表题为《请为马克·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之死默哀片刻》的文章,讽刺扎克伯格是当代的“公民凯恩”——个人认知已与普通民众的需求脱节;纽约杂志发布文章《马克·扎克伯格把科技产业带进了元宇宙的荒原》,作者约翰·赫尔曼认为元宇宙是一个危险的想法,它可能会导致一种新型的监控资本主义,科技公司会比现在更多地跟踪和收集用户数据;国内媒体 Tech 星球则相对中肯,发文称当下的元宇宙,只是“看上去很美”,发展元宇宙注定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过程。

在过去三年间,围绕着元宇宙这个包罗万象的舞台,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们以 VR、数字藏品、数字人的名义,来来往往,为观众们讲述了一个个或昂贵或惊险或前卫的商业故事。但眼下,元宇宙这台戏还能不能继续唱下去,不同赛道各将面对怎样的命运,答案仍需在风中飘一会儿。


元宇宙之门:VR赛道的第二春


在完成了移动互联网的增长契机后,2021年初的中文互联网,似乎又回到无所适从的年代。巨头亟需新的故事来完成对增量市场的叙事,中小企业则在时代不安中试图抓住些什么。

2021年的9月,国内 VR 产业迎来了自2017年寒冬后的第一个大事件。Pico 在月中发出全员信,披露该公司已被字节跳动收购,网传收购金额高达90亿人民币。此时距离“元宇宙第一股” Roblox 上市已经过去5个月,距 Facebook 更名为 Meta 还有一个半月时间。

很难说是市场点燃了字节跳动的热情,还是字节跳动的行为产生了示范效应,很多人开始认为 VR 技术将融合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是继PC、手机后,下一代互联网终端的归宿。

于是乎,阿里在2021年10月成立 XR 实验室,主要进行 AR、VR 相关的技术研究;腾讯于2022年6月成立了 XR 部门,专注于开发 VR 和 AR 产品和服务;VR 这个曾在2016年大热的赛道,在经过6年的寒冬洗礼后,似乎再次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但事物的发展有其规律,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后续的销售数据道出了残酷真相。相关人士透露,Pico 2023年全年的销量目标仅在50万台左右,而2022年这一数据是100万台,被字节跳动并购的2021年则是180万台,像极了古人兵法里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Pico 作为2021-2022年度全球 VR 头显出货量仅次于 Meta 的厂商,尚且如此,列于其后的其他厂商们境况可想而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元宇宙概念焕发第二春的 VR 赛道,也因元宇宙的退潮而逐渐回归其常态。

上海凝丰智能公司产品渠道总监何洋认为,XR 产业已有8、9年时间,目前发展缓慢,产品硬件本身还需要设计的更小巧、画面更高清、定位更准、刷新率更高、佩戴舒适度更高等;软件系统方面整个XR生态没有成熟统一,应用粘性度不行,与人们日常生活结合的应用少之更少;XR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可能3-5年之后大众才会认可购买,但也只是循序渐进的增量,而不会像智能手机普及那样爆发式增长。

但对于 XR 产业长远的增长空间,何洋认为还是有很大潜力:首先即使不把 XR 看作可以替代PC、手机、IPAD的“下一块屏幕”,只看作是每家每户的家电数码产品,中国有14亿人口,能换算成5亿个家庭,而目前国内 XR 产品的真实购买总和也没有达到1000万台。其次是B端行业用户,利用 XR 的身临其境结合自己需求的内容场景,目前确实可以为各个行业解决一些痛点。


橘生南北——数字藏品大撤退


2021年3月11日晚11时,距佳士得首次以NFT形式拍卖的数字艺术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竞拍结束还剩30分钟,此时该作品价格仅为1475美元,但随后离奇的一幕出现了:竞拍价格从1475万美元快速飙升至2025万美元,再到5075万、6025万美元,最终经353次出价,作品加上佣金以6930万美元成交(约4.5亿人民币)。

这场天价拍卖从产生的轰动效应,让 NFT 这一小众概念进入大众视野。

NFT 一般被认为是元宇宙的基础设施,但受金融监管政策的限制,NFT 在国内无法合规流通。国内平台通过舍弃 NFT 的金融属性,成功让其本土化为“数字藏品”这一变种。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NFT 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任何数字资产的总称,可以代表从艺术品到音乐再到游戏内物品的任何事物;而数字收藏品是一种特定类型的 NFT,常用于表示艺术品、音乐或其他形式的数字媒体,主要属性在于收藏。

在元宇宙一众赛道中,相比于 VR 赛道动辄上亿元的高昂投资,NFT 和数字藏品的发行和运营成本要低得多。有业内人士称,数字藏品根本就是没有门槛,三、五人组建一个团队就能运作,前期最大成本是搭建平台App和网页,然后想办法联合热门IP,把产品推出去。甚至有专门出售交易模版、数字藏品制作、发行上链等一站式服务的公司。

据元力社不完全统计,截止2022年底,国内有超过25家上市公司进军数字藏品领域。其中阿里是国内大厂中最先行动的, 2021年 6月,阿里发布敦煌幸运飞天、敦煌祥瑞鹿王两款付款码 NFT 皮肤,用户可以用10支付宝积分+9.9元人民币进行兑换,藏品上线后迅速告罄。同年12月10日,蚂蚁链粉丝粒发布升级公告,完成品牌升级并更名为鲸探。

阿里布局数字藏品两个月后,腾讯幻核,京东的“灵稀”,百度的“百度超级链”,网易的“网易星球”纷纷加入战局。

或许是占了先发优势,阿里的鲸探在数藏平台中长期盘据榜首,据 GoMeta 统计,截至2022年8月7日,鲸探的数字藏品发行量已占比整个市场的40%,共发行了藏品663款,总发行量高达691.3万件,总发行量市值达到1.26亿元。

其主要对手幻核却在此时选择了撤退,腾讯分别于2022年7月,8月,11月,分别叫停了旗下腾讯新闻,幻核,以及QQ音乐的数字藏品业务,全面撤离这个刀尖起舞的是非之地。

一时间,数字藏品市场信心受挫,不断有平台清退离场,仅2022年11月,有超过30家数字藏品平台主动发布清退公告。曾经市值一度逼近100亿元的数藏平台 ibox,也开始了市值腰斩再腰斩之旅,目前市值仅剩2亿,大量用户开始维权。

数字藏品的热潮几乎与元宇宙同步,但两者之间并没决定性关系,数字藏品本质是加密市场的衍生品 NFT 的国内“阉割版”,这决定了其市场必然具有高波动性和投机属性。

理想情况下,作为元宇宙基础设施的 NFT ,其持有者所享有的应当是一种排他性的,类似物权的,具有占有、使用、处分、收益等权能的权利,但目前来看,我国数字藏品买家主要享有作品信息知情权、观赏权以及转赠权等三类权益,已经背离 NFT 的原有之意。

悟玩动漫是国内较早涉足数字藏品的公司,但该公司最近将重心转向了直播、游戏场景,开发了一款为行业降本增效的动态捕捉产品“LA P LACEMOCAP”。

其创始人蔡威认为,元宇宙还是处于摸索期,主要痛点在于元宇宙和实体产业如何擦出火花带来质变;数字藏品产业则处于行业内卷严重,品质层次不齐阶段,未来还是需要国家层面来规范行业使数字产业更加规范,良性循环。

对于chatGPT引发的失业恐慌,蔡威认为目前的AI无法替代人类大脑,尤其是替代人类创造力,但部分机械化生产力会被快递洗牌;一切技术初衷是更有效更低成本为人类服务,所以大可不必担心人类被技术代替,但前提是要持续学习跟上时代发展趋势。


不止于噱头:数字人致富经


Caryn Marjorie 是 Snapchat 上颇有名气的网红,她在5月初推出了以自己为原型的 AI 语音聊天机器人 Caryn AI。按其官网说法,Caryn AI结合了 GPT-4 技术,利用 Caryn 本人2000多个小时的 YouTube 素材训练而来,具有 Caryn 的声音和性格,会根据对方消息的内容和情感,模仿 Caryn 的语气进行聊天互动。

如果我们将元宇宙看作是互联网的迭代大方向,数字人无疑将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服务之一,Caryn AI 便是其典型的应用案例。目前 Caryn AI 按分钟计费,每分钟1美元,付费人数已达2万人。按 Caryn 自己预估,Caryn AI 每月可以为她带来500万美元的收入。

站在技术角度,数字人是通过 CG、动作捕捉、VR 等技术,以图片、视频、直播等形式应用于元宇宙的,具有拟人化特征的虚拟形象。相比于 VR 赛道的重资产和数字藏品赛道的合规风险,数字人属于技术成熟、政策宽松的优质赛道,并且随着 AIGC 技术的突破,数字人有望成为第一波享受技术红利的赛道。

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杭州优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蒋亚洪博士将元宇宙中的人分为两种:基于真人身份打造的是数字人和基于服务打造的是虚拟人。

目前来看,身份型数字人主要用于用户的娱乐社交,包含虚拟IP、虚拟偶像等;服务型虚拟人则强调功能性,主要应用于教育、娱乐、零售场景的交互。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前文提到的 Caryn AI 就兼具身份型(真实网红)数字人和服务型(聊天互动)虚拟人特征。但蒋亚洪博士认为,以目前的技术手段,Caryn AI 或许能将语音模仿到位,但是要有独立性格是不现实的,其走红原因类似前阵子的“元宇宙性侵”新闻,还是以炒作和噱头成分居多。

截止目前,国外有Meta、微软,国内有腾讯、阿里、百度、快手、网易,均开始不同程度地进行了虚拟人布局。天眼查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有近20万家与数字人相关的创企成立;艾媒咨询预测,数字人带动的国内产业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6402.7亿元。

有人淘金的地方,则必然有人售卖铲子。但目前阶段打造数字人的“铲子”并不便宜,据官方采访信息,洛天依一次演出就要2000多万,A-SOUL 团队项目投入高达九位数,一般中小企业很难负担得起这样的开支,更不要说普通人了。

蒋亚洪博士表示,随着元宇宙场景的发展,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数字分身,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目前即使做一个基于自身外观的静态 3D 模型,成本也要接近1万元。针对数字人高成本痛点,其公司研发出3D云相机和优链3D数字分身引擎,希望以此推动数字人的商业化进程。

同时,蒋亚洪博士并不认为元宇宙被 chatGPT 抢了C位,因为两者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元宇宙本身就基于 AI 技术,没有 AI 的元宇宙也无法实现。一个事物之所以被称为热点,往往意味着它被炒的过火了,元宇宙并不会因为相对于 chatGPT 热度低了,就止步不前了,反而会加快推进速度。

最后,我们抛给 chatGPT 这样一个问题:与 chatGPT 相比,元宇宙相关产业是否未来可期?它出给的回答是:

元宇宙相关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它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娱乐方式。许多公司正在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来研究和开发元宇宙技术,以构建更加完善和逼真的虚拟环境。同时,元宇宙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和经济模式,例如虚拟商品交易、数字资产管理和虚拟广告等。

尽管元宇宙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增长,它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产业。然而,同时也需要解决一些挑战,例如技术标准、隐私和安全等问题。综合来看,元宇宙相关产业的前景非常光明,它将在未来改变我们与数字世界互动的方式,并为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