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早餐会第十六期】区块链技术、经济与组织形态关系浅析

转载
2344 天前
14449
区块链早餐会

区块链早餐会:由金融科技大佬易欢欢、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理事长元道、北大金融校友会副会长宋宇海、火币首席战略官蔡凯龙、Cyber Capital 合伙人武绍卿、DFUND合伙人李泉、LITEX创始人王硕斌联合发起,由“绿色区块链社群”主办,聚集了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科技等领域的行业精英、投资人、媒体人及近两百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及CEO,共同探讨区块链如何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推动区块链行业升级换挡,让更多有影响力的企业和更大规模的长效资金进入到行业中来。

本期嘉宾:胡道远,上市公司深圳键桥通讯通讯大数据公司总经理。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清华大学硕士。10年上市公司投资和运营经验。在加入键桥通讯前,在和君集团从事上市公司咨询和投资服务,服务过创业板立思辰、津膜科技、威创股份、云南旅游、西部资信等上市公司及新三板公司。


区块链带来的是价值创造、价值分配和组织形式的系统升级,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自适应匹配。其中,区块链技术重构机器信任,通证(TOKEN)形成激励机制,组织形态从股份制公司和传统机构走向生态社区。

对于区块链的诞生逻辑,胡道远表示,在经济发展的历史中,人们需要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进行可靠的交换与传承,在更大规模上形成更高效的协作,并在形成一定的利益关系和组织形态。文字的发明,使得人们能够在精神层面做到可靠的交流和传承;货币的发明,使得人们在物质层面得到交换和传承。进一步追本溯源,文字与货币都是人们进行更高效交流的手段,文字作为人际交流的手段,承载的是信息,货币作为一种价值传输的载体,承载的是信用。

在传播信息的路径上,从文字开始,最终创造出了互联网这样高效的信息传播网络;为了价值传递,从货币开始,也将会创造出与互联网匹配的价值传递(价值载体和分配方式)网络。在这意义上说,区块链的诞生有着深刻的逻辑。

一、区块链技术重构信任

区块链是一种能在互不信任或弱信任的参与者之间对于共同维护的账本纪录达成共识的技术。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区块链代表了一种可以点对点传输价值的信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没有权威中心和第三方机构,参与者在数学算法的保证下达成安全可靠的共识和价值传输。

区块链形成了一种范式的创新,可以广泛应用于行业,相应地改变这些行业现有地工作方式和流程,甚至改变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仅仅适用于同性的参与者(商业应用),也适合不同类型的参与者的多方博弈共识的达成与实施(治理应用)。

建立信任是目的,促进协作是结果。区块链是信任的机器,传递也是机器的信任。

二、通证(TOKEN)形成自激励价值分配体系

组织协作起来,除了信任,还需要有激励机制。需要有价值符号牵引人们贡献价值,价值符号作为协调人们行动的指挥棒。在价值互联网时代,这个指挥棒是通证(TOKEN)。很认可元道老师提出通证是“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的定义,第一是一种数字权益证明,是一种固有和内在的价值(比如各种票据、资产、积分等);第二是加密,通证的真实性和不可,由密码学来支持;第三,是可流通的,可用来实时传递和分配。

TOKEN同时是使用权、股权等不同权益(分配机制的体现)的高阶形态,在消费者、使用者、投资者、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变化,高速流转。通证的供给侧中,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机构都可以基于自己的资源和服务能力发型权益证明,而且通证是运行在区块链上。最近蔡文胜发行的爱思币,摒弃其币圈的炒作,是一种把蔡文胜个人的资源和服务能力“通证化”的尝试。政府组织也可以通过基于自身的服务能力发行权益证明。

股票可以视为权益的液化状态,流通在于将价值转移给股东,而 TOKEN可视为权益的气化状态,奖励给消费者和生产者,数字化衡量和数字化流通,形成实时的生态价值衡量,带来价值创造、吸纳和传递的革命。

可以预见,财富的符号会由实物资产升级到货币形式,再升级到通证形式。价值互联网时代的最有价值的人和组织,是由于创造价值而被生态社区奖励最多的TOKEN。体现价值创造与分配的一体化。

三、区块链与生态社区

农业时代对应的组织形式是小农的家庭自给自足和手工作坊。股份制公司是工业时代大规模协作的主流形式,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产生了巨大的飞跃。

在互联网共享经济阶段,出现滴滴、airb&b这样的组织形态,介于公司和市场,赵国栋老师定义为中间市场。社群则是互联网时代的人们交流的一种组织形式,比如各种微信群是典型形式。

193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科斯提出科斯定理,一个企业的边界是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和市场的交易成本降低处。区块链通过密码学基础、共识机制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通过良好的激励机制降低组织成本,越来越低的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将使得成功的生态社区会形成越来越大的规模,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形式之一。

在组织形式上会出现作坊-股份制公司-社群和中间市场-生态社区这样的组织演变形态。

在价值互联网时代的治理模式会切换到生态社区模式,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所有者、使用者、生产者、投资者、参与者的身份是可以随时切换的,并且以TOKEN的方式进行流通,本质上是开放的。目标是生态社区的共识最大化(可以表现为TOKEN的形式),有别于股份制公司的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导向。

四、区块链应用与初步实践

区块链在行业发展方面,建立镜像行业生态,通过网络化流量+行业数据+TOKEN奖励机制,助推经营主体构建互助、互惠,建立行业生态。包括对支付、广告、游戏、文化娱乐、供应链金融、共享生活等行业提高效率。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创业者在进行各种行业公链和行业应用的开发。

比如徐州市人民政府发起推动的房屋租赁监管平台,在进行区块链技术改造。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提供服务和监管(治理要求写入智能合约),而租赁方起到的价值就是提供优质房源,承租方是评价房屋服务,中介方是发现优质房源,扩大房屋租赁生态,了解的授权信息,保障这个生态的安全和可靠性。那么在此基础上,这些人都还有衍生的服务需求。这个潜在的这种服务价值可以被挖掘。那么政府就可以借助各种商业机构来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通证体系的设计在注重房屋租赁生态建设的基础上,稳步纳入多种权益,以区块链形式形成共识,比如基于租售同权的教育资源分配权等。

未来,基于房屋租赁平台,可以构建具有丰富场景的多样化的通证(金融融资及流通)服务,服务实体经济。包括用户扩张、合作者扩张、积分互通、服务扩张、区域扩张和技术提升,将促进房屋监管部门、房屋提供者和房屋租赁方、中介服务方的良性互动和通力合作。

通过区块链,可以把宏观上的政府引导和微观上的商业服务,有效结合,这样既避免了商业竞争的盲目性,又避免了监管过严。各方在通过区块链在这种动态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

五、未来畅想

胡道远表示,除了元道老师提出的水平公链和垂直公链世界外,为具体区域服务的区块链通证应用也大有前景。比如雄安可以是一个生态TOKEN社区。第一,可以和政府一起建立基础设施。第二,可以和政府各部门一起,基于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行业来设计TOKEN的激励机制,然后引入现实的资源,相当于帮助现实的政策资源上链,并且帮助实施资源调配的规则。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TOKEN设计。因为这个TOKEN的机制设计是合理的,加上金融机制,整个生态是具有自成长能力的。

《三体》对区块链治理也有很多启发。比如,刘慈欣以超越天际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描述了想象中的文明演进过程,而区块链经济则是现有经济体系的进化进行时;每个区块链世界都类似独立的文明,于是可能产生和《三体》里宇宙社会学类似的区块链社会学;对比黑暗森林的两条公理,区块链世界的公理是什么;《三体》中,进入太空人就不是人了,进入区块链经济体系就不是原来的经济体系了,经济规则发生深刻变化。

总结而言,区块链改变信任机制,通证形成自激励的分配体系,生态社区呼唤新的治理模式,昭示着未来的经济发展图景。

绿色区块链社群:聚集了业内数千名从业者及专家顾问。率先提出“绿色区块链”理念,推动与实践绿色区块链、产业区块链,落实绿色经济、绿色金融、绿色信用体系。绿色区块链相比以挖矿为代表的传统高能耗区块链,倡导和实践绿色环保理念,是全球第一个贡献绿色资产的区块链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