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块链产业风险思考

转载
1538 天前
7756
火星财经

文章来源:火星财经  作者:杜挺, 上海鲨丁信息科技首席商务官(CBO),具有十余年互联网产品管理、投资和项目孵化经验。曾就职于 NHN中国、 UNIDT/和六禾创投。其工作涉及生态合作伙伴拓展以及面向政府面向企业合作等多个领域,是区块链技术落地的先行者,目前鲨丁信息科技已经签署面向政府、大型国有企业的多个项目合作协议。


2020年10月15号,美国政府公布了“国家关键技术和新兴技术战略” (National Strategy for Critical and EmergingTechnologies)。这份战略文件这项“全政府战略”旨在重新定义全球科技发展中涉及的关键和新兴技术范围,认为美国需要发展和保护这些重要科技。这份文件中,区块链技术赫然在目,和和AI、芯片等科技一并列为美国国家安全科技。

这一消息的公布立刻引起了区块链从业者的关注,因为该战略中提到的所谓保护指的是防止这些关键技术被美国竞争对手获得。联想到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华为等企业被列入实体清单,被禁止使用和美国有关的技术。大家担心我国起步不久的区块链行业将要面临类似高端芯片领域 “被抽梯子”的局面。

而当下,区块链技术处在国内外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海外多国央行各自推行的CBDC、国内逐步试点的DCEP都直接使用或者参考了类似区块链的技术。此次将区块链技术列入报告,让人不得不思考我国起步不久的区块链行业在未来是否会面临类似高端芯片领域 “被抽梯子”的局面,同时必须认真考虑当下非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块链技术所面临的风险。

因此,区块链领域的自主可控不再只是一个可选项,而是一个必选项。不真正做到全流程的自主可控,则可能也会面临如芯片般处处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影响我国未来的发展与安全。

风险1:无自主核心科技,被人卡脖子

作为新兴技术,区块链战略价值已经得到普遍认同,无论是美国公布的战略,还是全球金融系统对于区块链技术的推崇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区块链拥有创造操作系统、发展下一代数据库以及互联网的新规则和新生态的能力。毫无疑问,在今后二十年中,区块链领域拥有巨大发展潜力。我国在去年也已提出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不过,由于处于行业发展早期,鱼龙混杂,根据《2019中国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发展报告》,目前国内有相当数量号称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平台实际上是基于海外的比特币、以太坊以及美国IBM公司的超级账本(Hyperledger)改造而来,并非严格的自主创新。

这种大量使用海外技术的做法,与过去几十年我国在IT基础领域的做法并无差别。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还尚有一些自主研发的软硬件系统。那时,Intel、苹果、微软、Oracle、台积电等企业才刚起步,Google还没诞生。但随着中国入世,开放国内市场后,由于中国长期处于供应链最底端,直接引入海外先进技术最符合当时的发展情况,在此冲击下,由于缺乏自主研发的积累,导致至今我们在芯片制造、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技术几乎形成了对海外知识产权的完全依赖,而作为科技创新龙头的美国,则在这几十年逐步形成了技术和知识产权在全球的垄断。虽然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得到蓬勃发展,但在底层关键技术上可以说一直受制于人。

近年来,随着中美摩擦加剧,美国以核心技术为大棒,对我们的企业和高校进行了制裁,直接威胁到我国高科技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今天美国可以对某些高校限制使用芯片设计软件,那么将来中美如果还有其他领域形成竞争,那么美国可能就会限制更多存在技术竞争领域的软件或者限制关键技术的传播。

华为今天在国际上所面临的境遇,未来全中国任何一家顶尖科技公司可能都将同样面临。应对这种挑战的唯一办法就是技术实现自力更生,而已经采用外国技术的,也要尽早扶持“备胎”。即使目前独立自主技术还比较弱、被采用的领域还比较少,但应该给予空间和支持让其发展。

目前区块链的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抓住机遇,打造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块链系统,才能在未来全球区块链高速发展的竞争赛道上占据主导权。

附:IBM的超级账本的联盟机构里有33家中国企业的研究机构,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互联网企业。这些企业中区块链部门的核心人员和团队都来自IBM的超级账本,自然而然在努力的推行他们所熟知的技术和底层框架。


图一 IBM的超级账本的联盟中的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

风险2:鼓励发展联盟链,错失公链发展机会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如果要实现一个为全国人民提供服务的区块链网络,通常需要多个对等节点。联盟链在节点不多的行业中能发挥作用,但某些更大的业务场景只有公链才能满足需求。公链不设许可,任何人可以加入这个网络。当然这样的便利也伴随着节点作恶的概率大大提高,这也要求公链必须设计出更优秀的共识机制和抗风险方法。公链要有人自发的组建节点提供服务,需要一个精心设计能够自驱动的激励机制。

与公链开放加入不同,联盟链需要获得许可才可以加入。其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和节点数量(节点数量多则对网络的承载能力和协调能要求更高)与公链相比都不是一个量级。开发并运行一个合格公链所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大大超过开发一个联盟链。

可以说能做好一个公链转头做一个联盟链不难,但只会做联盟链却想要开发公链则并不容易。

每个公链都是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有服务的提供者、有需求方,这样的公链能催生出很多全新的业态,这可谓是颠覆式创新。网络能高效的配置需求和供给从而降低交易摩擦、提升效率,这也是区块链的重要价值所在。而联盟链通常只是对现存的某个软件服务进行“修修补补”,是对原有服务进行升级。

所以,我们认为过于聚焦联盟链将错失对技术难度更高的公链领域实现技术积累,从而在未来全球区块链公链技术竞赛中落于下风,丧失主动权。

风险3:忽略公链发展可能会让“一带一路”发展失去支撑

2020年国际形势千变万化,随着中美加速“脱钩”,我国迫切需要与其他国家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同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也需要更为积极的参与到国际事务和国际组织中去。从“上海合作组织”到“一带一路”,更加开放的走出去已经是我国的一个重要战略,天生没有国界的公链网络将成为助推我们走出去的重要工具。

比起联盟链的控制权问题,使用公链的开放可能是各个国家更愿意接受的形式。如果能由我国主导(投入资源进行研发、推动建立第一批节点、宣传推广等)建立一条面向全世界的高性能公链,可以承载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平等的为全世界所有的人们提供服务,那将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风险4:拥有自有技术,全球合作缺位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对公链技术保持开放态度。很多国际上的产业联盟、协会都在积极协作沟通,一批全世界范围内的公链标准正在讨论和建立中。但是目前,我国在这些国际产业联盟中长期处于缺席的状态。如果在我国开展公链相关研究和试点,有助于我国的企业参与世界公链标准的讨论和制定,为我国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比如把全球航运巨头都揽入的区块链组织TradeLens,是由马士基和IBM于2017年联合打造,到目前TradeLens可以提供全球海运集装箱货物超过一半的数据,TradeLens的会员数也达到了119家。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中国的航运巨头的加入,未来他们的清结算完全可以基于Libra或者美元的CBDC来完成,最重要的是TradeLens也是基于IBM的Hyperledger技术而建设的。如果能够使用我国的DCEP进行结算,那必定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一个重大突破。

再如,制造领域的一个区块链组织,MOBI (Mobility Open Blockchain)成立于2018年,这是一个汇聚全球顶级汽车制造厂商的区块链合作组织,成员主要包括了三类:

汽车制造商:例如宝马、福特、通用汽车、雷诺集团、本田、现代等;

汽车零部件:博世、采埃孚等;

区块链相关机构:R3、超级账本、唯链、IBM、埃森哲等。

据其官网披露,其成员组织已经超过85家,中国方面仅一家区块链技术企业参与,根据目前的资料,其组织使用的区块链技术也是基于Hyperledger。

在2017年还诞生了两个行业性的区块链联盟:一家是做医药数据的Mediledger,另一家是做供应链数据的Marcopolo。

MediLedger的成员已包括辉瑞(Pfizer)、基因泰克等制药商,以及三大制药批发商:麦克森(McKesson)、美源伯根(AmerisourceBergen)和嘉德诺(Cardinal Health),目前成员在45家左右。19年6月,大型零售巨头沃尔玛(Walmart)加入了MediLedger。Mediledger是旨在追踪药品来源的区块链联盟。Mediledger使用企业版以太坊区块链,该区块链由经修改的Parity客户端版本和称为权威证明(Proof of Authority)的共识机制构建。

Marcopolo,中文就是马可波罗。它是tradeix公司联合R3打造的,很自然的是使用了R3的CORDA技术。西方许多著名银行参与了这个项目。仅今年就有包括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万事达(Mastercard)、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三井住友银行(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等加入。早期成员还有诸如法国巴黎银行、荷兰国际集团等,目前可查的成员超过30名。


图二.典型的全球区块链行业组织介绍

上述6大不同领域的区块链联盟组织以及去年诞生的Libra,有许多共同点:

首先,其成员都来自传统行业的跨国巨头,并且世界500强云集,部分联盟组织中,原生区块链公司提供一些技术支持。这说明区块链技术具体到应用落地时,还难以离开传统企业的支持。

因为有跨国巨头的参与,这些组织非常活跃,联盟成员持续增加。可以看到,跨国巨头持续给联盟输入资金、场景、人力。在部分原生区块链项目由于资金等原因纷纷停运之时,这些联盟项目仍在进行技术的迭代,应用落地的尝试以及新会员的吸纳。

其次,协会基本都是西方企业参与,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几乎无缘这些联盟。可以看到,纵使中国企业在全球500强的占比已经超越美国(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有129家来自中国,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的121家),但上述区块链联盟组织依然没有“待见”中国企业。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其一,中国企业没有受到邀请;其二,中国企业由于没有相关的技术储备不乐意参与其中。

总体而言,这些联盟在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时候,解决的是西方跨国巨头们的需求,本质仍是维护西方中心企业的利益。而如果我们也可以建立或者参与这样的行业协作组织,再同“一带一路”进行结合,不断扩大影响力。那么无论是对于国家发展,还是技术自主可控,都将提供巨大的帮助。

以上是我们对于美国公布国家关键技术战略后,中国区块链行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的思考。要想应对好这些风险,一方面需要从业者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从头”创新,也需要政策制定者、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给予更多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今天美国在高科技行业对我国的封堵,也打破了我们“拿来主义”的幻想。在全球化进入新阶段之后,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引进,保证科技水平处于全球前列。更要保证在这些先进技术方面,我们不会被人卡脖子。我国有着自主实现“两弹一星”的光荣历史,相信未来在区块链领域,我们也可以做出拥有全球影响力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