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欢欢专栏】绿色金融如何利用区块链化解挑战(一)

原创
2401 天前
9043

2016年8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成为全球第一个系统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第一次系统性地提出了绿色金融的定义、激励机制和绿色金融产品发展规划,以及风险监控措施,成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绿色金融=绿色项目+绿色金融工具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交易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

从国内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绿色债券市场迅猛发展,各种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不断取得突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及其他相关绿色金融推广机构纷纷设立,绿色金融标准、评估机制、环境风险分析的研发取得重要进展,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和培训工作广泛开展。

二、碳交易是化解绿色金融挑战的突破口

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对环境成本进行量化和定价,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绩效进行合理估值,最终将经营绩效与环境绩效纳入统一的财务报表。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绿色金融将只能实现浅表层面的“漂绿”,难以实现深层次的改变。

从投入--产出模型来看,企业的环境成本可以分别从投入端的能源和资源消耗以及产出端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来进行分析。

从产权界定角度,大致可以对应为节能量/用能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和水权等四种环境权益,这也已经被从“十二五”规划到“十八大”报告,再到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决议等政策文件反复确认。

在这四种环境权益中,目前真正成熟规范并形成了规模化交易的,就是碳排放权。

碳交易市场已经成功实现了对温室气体排放这一类环境成本的科学量化和市场化定价,并为其提供了流转、估值和变现的便捷渠道,将其所对应的风险成本或潜在收益转化成了企业的财务绩效,成为绿色金融体系中率先实现落地生根的环节。作为化解绿色金融挑战的突破口,碳交易不但对绿色金融体系向资源节约与污染治理等领域的拓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由于气候挑战的全球性质,碳交易在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方面也将发挥独特作用。

三、碳交易与绿色区块链结合,将打造绿色金融最大应用样板

相比以挖矿为代表的传统高能耗区块链系统,低能耗、并为环保行业服务的“绿色区块链”系统将与碳交易结合打造绿色金融最大应用样板。

绿色区块链在底层硬件基础设施层面,全部采用绿色环保节能型无污染产品构建;在底层技术层面,采用高效可扩展的共识算法,只需极低的能耗就可以维持绿色价值网络的正常运转;在数据和应用层面,由绿色数据资产和绿色应用平台共同构成绿色应用生态体系。

在所有环境资产中,由于大气在全球流动性最强,率先引起国际社会重视,同时目前碳交易市场比较成熟,因此碳交易将成为绿色区块链最佳切入点,详情将在下一篇文章中具体阐述。

综上所述,在国家大力推进绿色金融的背景下,在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即将于2020年正式启动的趋势下,以及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不断落实推进之下,发展碳交易市场,对于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争取国际碳定价权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绿色区块链将为相关参与主体提供标准的解决方案,在促进全球统一碳市场的形成的同时,将推动绿色金融体系的建立以及深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