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变革生产关系?等等,大数据还没做好充当生产资料的准备

转载
1695 天前
4933
互链脉搏

来源:互链脉搏     作者:金走车


去年年底在一次区块链论坛上,银保监会监事陈伟钢提出:大数据是生产资料,人工智能是生产力,区块链是生产关系。这一结论已经被科技界广泛认知。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当是相辅相成、融合发展的,但目前的情况是,这三种技术仍在各走各的路。虽然国内有企业在着手布局“区块链+大数据”,却也始终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另一边国外推出了多项“区块链+大数据”的应用,而其发展形式也并不乐观。

大数据与区块链,这两种技术的结合已在国内和国外探出了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但仍未迎来融合发展的时机。

01
国内:数据安全与交互

“1024”讲话时,就有提出“加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区块链与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的结合已是势在必行。在此之前,学者、产业人士对于区块链和大数据的结合也曾提出较多设想。知网上,有关区块链和大数据的论文便有百余篇。

综合来看,区块链应用于大数据领域,主要在四个方面发挥作用:

1. 数据主权:运用区块链技术为数据确权,解决大数据的实际归属权问题,同时保障数据隐私;

2. 数据安全:通过区块链的应用,避免中心化数据解决方案中,敏感数据易被恶意篡改的问题,保障数据安全性、完整性、真实性,提高大数据系统中的数据质量;

3. 数据交互:运用区块链技术确保彼此信任的达成,以促进数据共享,避免大数据处理过程中数据的重复分析、数据孤岛现象;

4. 数据交易:基于区块链的激励机制,个体和小机构间可以用通证的形式,进行点对点的数据交易。

国内的“区块链+大数据”项目便是基于数据安全、数据交互两个场景展开应用落地。其项目主要面向企业间,旨在保障数据安全,促进彼此间的信任,以促成数据交互。

如国内2018年11月启动的区块链大数据加密计算平台——UD数链开源项目,便是运用区块链技术,使参与各方在保护自己的专有数据、保护用户隐私的条件下,消除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安全、合法的流通。

据悉,该项目是由大数据智能服务商富数科技率先发起,其后获挖财、游族MobData、神州泰岳、前隆科技、数汇通、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等企业和机构的认可,并成为创始节点单位。项目以跨公司的方式建设,每个贡献单位都仅有一个节点,不存在单一公司控制。项目此前已落地金融行业的风控数据流通和用户画像联合建模。

而针对金融行业中的风控领域,“区块链+大数据”也确有用武之地。国内曾有团队提出相似的解决方案,将区块链与大数据风控结合,以解决大数据风控的数据孤岛问题、改善大数据风控数据质量不佳的问题、防范数据泄露问题。

除金融领域外,区块链与大数据在政务、教育等领域的应用也较受关注。

前几日,经济日报发布的“用好应急政策 优化营商环境”一文中,便有提出,各部门应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政务大数据服务体系,形成信息公开共享和政务审批智能系统,促进政务营商环境优化再造。济南市也曾提出“区块链+教育大数据”的平台方案。

此外,数知科技在近期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也表示,公司自2015年以来,已在区块链相关的产业为数值联盟链、智能投顾、自律智能合约等开展了技术研发,完成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并在积极拓展信用、环保、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

新国都也曾表示,目前在区块链技术和研究方向上,公司主要聚焦于区块链技术+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融合。

但互链脉搏进一步检索上述平台和研究时,均无更详细的介绍披露。

02

国外:数据主权与交易

而在前几年,国际团队也已开展相应的研究和实践。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有Streamr、Fysical、ReBloc、Endor Protocol,这几个项目多是旨在运用区块链来保障用户的数据主权,从而促进用户间的数据交易。

如Streamr便提出,大数据行业中,数据所有权多掌握在谷歌、亚马逊、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公司手中,它们拥有海量用户数据,但数据不对外。被排除在外的小公司、科研机构无法获取数据;而同时,一些小的数据主能生产数据,但因为数据价值相对不高,所以无法找到买家。两者之间无法实现直接的互通。

针对于此,Streamr团队在2017年时推出了为个体服务的去中心化开源网络。Streamr允许用户出售各种实时数据产品,数据购买者可使用通证DATA与卖方直接交易,市场上所有数据均可通过Streamr网络点对点交付,从而消除传统的中间商及费用。

互链脉搏观察,目前,Streamr网站上的数据产品涉及的领域、类型十分广泛,有纽约人口密度数据、法国南特的空气质量数据、健身数据等,同时数据有免费的,也有付费的。


(Streamr上交易的数据产品)

而相对于Streamr,Fysical和ReBloc项目针对的是更为细分的数据市场。Fysical是分布式的位置数据市场,通过区块链网络交易的数据信息主要是人的位置和移动信息;ReBloc则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房产数据网络。

这两个平台同样允许用户将数据通证化,并保留数据的控制权和所有权,而买方可通过平台获取更低价和可靠的数据。

而与上述三个项目不同,Endor Protocol自动预测引擎重点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项目利用区块链基础设施和Endor专有的社会物理技术,运用人工智能分析大数据,以准确找到客户行为模式,从而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快速、准确、智能的业务决策。

区块链在Endor中发挥的作用,一方面是保障私人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仍是促成数据交易,平台用户可借助通证EDR购买预测。

综上来看,国外的“区块链+大数据”项目多是面对个人和小机构,在保障用户数据主权的基础上,以激励的模式,促成数据交易。观察其官网,这四个项目均已有实际的应用案例达成。

但若从其各自的通证行情来观察,上述四个项目的发展形势似乎并不乐观。

非小号数据显示,Streamr的通证DATA年内有上涨,但总的来看仍下降了22.8%;Endor Protocol的通证EDR更是较发行时下降了99.02%;Coincodex平台数据显示,自从2019年10月起,Fysical的币价就已归零。而这或是因为国外的“区块链+大数据”应用面向的主要是个体和小机构用户,并针对细分场景。小数据主生产的数据价值相对不高,而细分数据领域的需求量也相对有限。


(数据来源:非小号)


(数据来源:Coincodex)

关注互链脉搏,回复“大数据”可获得上述四个项目的白皮书。

03

“区块链+大数据”的时代尚未到来

由此来看,国内和国外的“区块链+大数据”平台建设似乎仍未迎来真正的发展时机。这主要是由于区块链落地大数据领域,在认知、技术、标准等方面均不成熟。

一是认知层面,基于公众对区块链的认知程度,区块链的信任仍是小范围的,尚未无法促成大规模的信任的达成。能够上链的数据仍是少量的,这与大数据分析所需要的海量数据不相匹。

二是技术层面,区块链技术尚且不成熟。比如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等计算技术尚不成熟。区块链应用于数据交易市场,也仍以代币交易为主,未能形成价值数据交易的规模化市场。

三是标准层面,大数据领域实际上需要更为标准化的管理,以适应各产业、领域的数据规范,但当前,什么样的数据能上链、应上链,仍未有明确的标准。

国内外的“区块链+大数据”项目仍在缓慢的摸索前行。却也是在此阶段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