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抢滩区块链金融火热背后泡沫隐现

转载
2475 天前
8132
网易财经

火讯财经注:“忽如一夜春风来,人人皆谈区块链”,由于区块链技术与金融领域之间天然的关联性,在金融应用这片“绿洲”里,BATJ等科技巨头也好,传统银、证、保机构也罢,无一不是铆足劲要成为“头号玩家”。但在各路资本火热布局的背后,不少专家认为,当前区块链应用距离真正成熟仍存很大差距。

转载 | 网易财经

区块链已达到了舆论炒作的巅峰,但区块链技术成熟仍需要5-10年时间。目前金融行业对于区块链技术仍旧处于初步应用的阶段。

业内人士也指出,看到区块链在金融产业广泛应用前景的同时,一个严峻事实也摆在我们面前:区块链作为一项技术在进行一项跨领域的应用。技术的特性和优势要用来解决企业和社会治理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时,还需认真管理好技术落地这一步。行业内出现了诸如“骗子伪装成官方客服套私钥”、“区块链媒体六点公会拿钱跑路”等乱象,公众财产得不到保护,极有可能引发集体性滋事事件。

各国当前对区块链与加密货币的态度大同小异。在发展区块链上,全球达成了共识,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的途径,但是对于区块链的衍生品(加密货币),各国的态度不尽相同。有些国家如韩国,自伊始便对加密货币抱着严监管的态度。而新加坡则从一开始的放任到现在考虑监管。英美等国则一直对加密货币的存在属性与监管方式进行着讨论。

业内人士认为,大额投资之风渐起,释放了投资机构对区块链的关注和信心增加的信号,或将引起资本的进一步涌入。热钱盯上区块链技术,后续需警惕资本过热风险。

跨境支付与资产证券化开始应用

“忘记代币,或许才能真正拥抱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变革。”一些金融科技业内人士指出,区块链对很多行业尤其金融行业会带来了巨大改变,这个趋势不可阻挡。

京东金融与中国信通院日前联合发布的《区块链金融应用白皮书》指出,由于信用评估代价高昂,中介机构结算效率低下,监管方式有限等原因,传统的金融服务手段难以有效解决行业中长期存在的诸多痛点。区块链的分布式、匿名化和安全可靠等特征,可改变诸多行业的应用场景和运行规则,还将衍生出更多新模式、新业态,正在重构数字经济发展生态。

重庆小雨点网贷CEO林坚诺表示,区块链将给金融行业的变化主要是:行业效率的提升;用户服务成本的下降;整个行业组织架构的变化要适应去中介化的技术。他说:“作为机构,我们除了拥抱和驱动变化的企业文化,更必须积极探索和融入。”

目前金融业区块链落地项目较多的是在跨境支付领域与资产证券化。对于跨境支付场景来说,传统的跨境支付方式周期长、费率高、易出错,而Circle、Veem、OKLink等企业基于区块链技术,将初始货币如美元经自身比特币池兑换为接收货币如英镑,便可实现不同国家间的货币传输任务。基于Circle的跨境汇款几乎没有时滞,用户也无需支付任何手续费或外汇加价费。区块链技术加快了价值传输速度、降低了价值传输成本。安全方面,Circle采用AES128位对称加密技术进行加密,用户还可自行采用其他安全措施,例如触摸ID和PIN码等。目前,Circle已支持美元、英镑的兑换及服务。

在中国市场,Circle的D轮融资顺利引入了IDG、百度、中金、光大、宜信、万向等机构,同时成立了世可中国(Circle China),可期待美元、英镑和人民币的消费者无障碍连通时代的到来。

百度金融技术与风控负责人许冬亮透露,百度金融在2015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区块链研究,到2017年,其在资产证券化方面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表示,因为区块链上信息不可篡改,在此层面上可以增强资产证券化发行过程中,相关各方的信任,其数据也是相对安全的。2017年7月份百度发布了区块链bass平台,2017年8月份国内第一个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产品“百度长安新生ABS”上线。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主任工程师韩涵表示,区块链在机制、成本、安全与监管方面为金融提供了价值:机制方面,区块链技术基于非对称加密算法,实现了信用创造机制的重构,交易双方可直接进行可信任的价值交换。成本方面,区块链通过点对点交易模式,大幅降低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可能。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确认执行双方交易结果,大幅度提高了金融交易和结算效率。安全方面,区块链技术通过基于节点的授权机制,通过隐私权限设计完善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监管方面,区块链技术,以其防篡改、高透明的特性,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责性,减少审计流程,降低了金融监管的成本。

资本涌入供应链金融应用

各大科技巨头在区块链金融应用方面的较量正全面升级,供应链金融成为一大“战场”。相关数据预测到2020年,国内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接近15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指出,未来区块链技术最广泛的应用前景之一,就是贸易流通等领域。比如,在一个大的批发网络中,区块链技术可以把批发商、零售商的管理和支付、结算都结合起来。在供应链领域,上游和下游的企业,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以钢铁制造业为例,下游需要铁矿石、煤炭,以往要签协议,然后进行支付、结算,这些步骤都是分开的。现在通过区块链技术,契约执行和最终价值的转移、清算,都可以有机结合,价值转移也是自动生效,大大提升了效率。

前不久,腾讯区块链正式发布了“腾讯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2018年将重点发力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以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为底层资产,通过腾讯区块链技术实现债权凭证的流转,以保证相关信息不可篡改、不可重复融资、可被追溯,帮助相关各方形成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合作创新。”腾讯区块链业务总经理蔡弋戈表示,腾讯区块链基于开放共享的理念,致力于帮助企业将精力聚焦在业务本身和商业模式的运营上。在这个理想框架下,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可以从20%下降到10%以下,由于平台增加了过桥基金的架构,可以实现秒级放款。资产可拆可转,甚至在手机端就可以操作。

包括林坚诺在内的多位中小金融科技高管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未来将加大供应链项目的“试水”。

林坚诺说:“我们小雨点将区块链更多应用到供应链金融上,在开源的基础上自建了供应链联盟链。小雨点联盟链基于自己申请的区块链专利,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各项合同在区块链上不可篡改;修改合同必须依据智能合约的约定;基于智能合约的流程与规则在联盟链上自动执行;金融账目不可篡改;修改数据必须依据智能合约的约定。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供应链各方的信任问题。”

无场景 皆泡沫

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呼吁,区块链技术能提高传统金融应用场景的效率和提升交易各方的信任度,但不会颠覆和取代传统金融。过度的资本炒作或将使得尚未真正成熟落地的区块链金融应用滋生泡沫。如果没有真实的应用场景,区块链技术将失去生命力。希望业界共同探讨区块链技术在具体场景中的应用价值。

各种关于“币圈”的造富神话,或许就是泡沫浮现的冰山一角。机构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末,全球区块链资产总个数为1596,相比2017年四季度上升16.33%,但由于项目开发进度、市场情绪以及监管环境等因素影响,全球区块链资产流通市值为2633.83亿美元,环比下跌54.55%;其中3月相比2月下跌41.74%。

“金融领域的区块链应用,都处于尝试的状态,还都没有产生大规模实际生产环节中的应用。”韩涵表示,金融行业运用区块链的空间和范围是最大的,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技术方面,目前系统的性能较低、区块链冗余太高、区块链网络的稳定性待定、区块链人才较少;安全层面,新兴技术漏洞可能未被真实发现、没有完善的风险防控保护机制、如何跟隐私保护和商业秘密的保护进行平衡待考量;在系统整合方面,分布式新架构会对传统的系统和架构产生冲击,在价值认可方面与现行的观念、制度和法律还是有一些违背,去中心化的理念,自我分散管理、集体维护的理念,跟传统管理模式、思维模式和社会的关系模式有很大的差异。

业内人士指出,看到区块链在金融产业广泛应用前景的同时,一个严峻事实也摆在我们面前:区块链作为一项技术在进行一项跨领域的应用。技术的特性和优势要用来解决企业和社会治理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时,还需认真管理好技术落地这一步。行业内出现了诸如“骗子伪装成官方客服套私钥”、“区块链媒体六点公会拿钱跑路”等乱象,公众财产得不到保护,极有可能引发集体性滋事事件。

德勤区块链中国发起人秦谊日前表示:“区块连总体来讲还处在一个泡沫期,从某些角度来讲,中国大众对于新事物的接受意愿和能力导致了国内区块链泡沫的显著存在,比如说现在国际上开新科技的大会,只要有区块链的论坛,东亚和中国的参与者是最多的,也是最积极的。”

各国严监管加密货币

各国当前对区块链与加密货币的态度大同小异。在发展区块链上,全球达成了共识,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的途径,但是对于区块链的衍生品(加密货币),各国的态度不尽相同。有些国家如韩国,自伊始便对加密货币抱着严监管的态度。而新加坡则从一开始的放任到现在考虑监管。英美等国则一直对加密货币的存在属性与监管方式进行着讨论。

亚太积极开发区块链技术

新加坡对于区块链与加密货币非常开放,在区块链金融创新监管政策方面的开放程度远超亚洲其他国家。但是近日,由于加密货币在洗钱与恐怖融资领域可能存在的问题,新加坡开始探索加密货币监管之道,并促进区块链健康发展。2016年6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推出沙盒Sandbox,规定任何注册的金融科技公司,在事先报备的情况下,允许从事和目前法律法规有冲突的业务,且即使今后被官方终止相关业务,也不会追究其相关的法律责任。

通过沙盒,新加坡政府在可控范围内鼓励企业进行区块链的金融创新。2018年1月初,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长Tharman Shanmugaratnam表示将对加密货币及加密货币交易所进行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方面的监管。3月1日,新加坡央行表示如果必要的话,将会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进行探索,从而保护投资者。

韩国一贯主张鼓励探索区块链技术,但是对虚拟资产要加强监管。2016年2月,韩国央行在报告中提出鼓励区块链技术。2017年9月,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宣布将对数字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币进行监管,对于洗钱、非法融资和其他数字货币非法交易进行调查。2018年1月,韩国政府实行加密货币交易实名制,银行拒绝为大多数加密交易所提供新的加密货币账户,银行只接受在该国几家大型交易所开设的账户。

日本支持区块链与加密货币不遗余力。2016年3月,日本将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视为数字等价货币。2017年4月1日,日本实施了《支付服务法案》,正式承认比特币支付合法,对数字资产交易所提出明确的监管要求。2017年7月,日本新版消费税正式生效,比特币交易将不再需要缴纳8%的消费税。

印度在探索如何在区块链与加密货币方面也颇为积极。2017年1月,印度央行发布了区块链白皮书,认为印度发展数字货币的时机已经成熟。2017年6月,印度宣布成立专门的任务组监管比特币,创建监管框架,计划短期内全面完成比特币的合法化。

加密货币监管成难题

在美国,针对是否监管、如何监管加密货币的讨论从没停止。2017年12月1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批准芝加哥商交所(CME)和芝加哥期交所(CBOE)推出比特币期货的上市请求。该期货合约将根据CME比特币的参考利率进行现金结算,这意味着华尔街将正式介入比特币交易。

2018年1月8日,美国证交会以信息披露不准确与股价波动异常为由,暂停了香港区块链咨询公司UBI Blockchain Internet的股票交易。

2016年3月,欧洲央行宣布正在探索如何使用区块链技术为己所用。2016年11月,德意志联邦银行和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召开区块链技术机遇与挑战的大会,目的对分布式账本的潜在运用展开研究,包括跨境支付跨行转账以及贸易数据的存储等。

英国一直致力于在金融科技方面拔得头筹。2016年1月,英国宣布考虑将区块链技术用于减少金融欺诈降低成本的领域。2017年11月28日,英国上议院发布报告,建议英国政府在公共和私营领域测试和实施区块链技术。同时英国技术发展部门表示,英国政府将投资总额为1900万英镑的区块链项目。

澳大利亚一直呼吁全球共同规范区块链发展。2016年4月,澳大利亚标准局呼吁制定全球ISO区块链标准。2017年8月,因政府改革了现有的反洗钱以及反恐融资法,澳大利亚境内的比特币交易所将受到澳大利亚交易报告和分析中心(AUSTRAC)监管。澳司法部长迈克·基南确认比特币和数字货币交易所将首次纳入监管范围,这一举措旨在加强该国的反洗钱法。2017年12月7日,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称计划使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取代结算所电子附属登记系统(CHESS)。

新买家携巨资入场 “链币分离”成趋势

继节点资本等垂直投资机构之后,近期不少知名天使/VC/PE机构开始试水区块链投资。大额投资事件增多成为当下区块链企业融资的新特征。业内人士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区块链已经从ICO过渡到“区块链+”,“链币分离”将成为新的趋势。

谨慎的新买家

日前,链虎财经发布的一份区块链投资趋势调查报告显示,在区块链非常早期的阶段如2013年之前,关注区块链的投资机构仅为3.6%,投资机构真正关注区块链是在2016-2017年全球大型金融企业展开对区块链技术研究之后。

“投资机构对未来区块链的投资偏好呈现两极分化。已经投资过区块链的机构未来半年有更强烈的继续投资意愿,而此前尚未投资过区块链的机构,更多选择观望、等待时机。”该报告称。

业内人士认为,区块链市场的主流买家发生改变始于2018年年初:其实最初的投资格局,是以垂直投资机构为主,后来市场逐渐明朗,一些知名投资机构也加入战局。比较有代表性的投资案例是IOST。IT桔子数据显示,今年1月,IOST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除了节点资本、硬币资本、连接资本、泛城科技等“币圈”常见的垂直投资机构外,还出现了经纬中国、险峰长青、高榕资本、真格基金等投资机构的身影。

4月14日,比特易宣布获得软银中国、蓝驰创投的A轮战略投资。这是软银中国第一次投资区块链企业。因此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国际PE巨头加码区块链行业的重要案例。

此前由于ICO引发的诈骗事件频发,区块链因此备受争议,知名VC/PE机构对于区块链的态度基本都非常谨慎,其一举一动颇受关注。北京某知名天使投资机构合伙人称,尽管目前市场上和区块链相关的项目不少,但真正靠谱的并不多,最终能够脱颖而出获得投资人青睐的,一定是基于区块链思维进行行业深度改造的项目,而非以投机和炒币为噱头。

转向大额投资

业内人士认为,从退出角度而言,接盘方的出现或许是区块链投资升温的重要原因。今年2月中旬,国内第一家比特币交易平台比特币中国易主,曾在币圈引起不小震动。原四大股东(李启元、光速资本、杨林科、黄啸宇)全部清仓套现,将股权转让给香港一家投资基金。

品途集团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区块链企业的获投案例数量为107起,投资金额为33.12亿元,而去年第四季度,这个数据则仅为38起和11.74亿元。

实际上,垂直投资机构依然是现阶段区块链企业最重要的买家。过去5年间,投资区块链企业数量最多的机构是节点资本,其合计投资了33家区块链企业;其次是硬币资本、连接资本和分布式资本,数量分别为24家、14家和12家。

不过,随着区块链投资的升温,一种新的投资风向——大额投资正迅速出现。品途集团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间,百万级的投资事件为中国区块链股权投资的主流,大额(千万级、亿级)投资事件比例则随着区块链热度的整体上升而稳定增加。

到2018年一季度,百万级投资事件比例收缩至35.7%,千万级投资事件已超过百万级投资事件成为主流,比例高达36.7%,亿级投资事件比例占23.5%,大额投资事件总比例超过60%。

业内人士认为,大额投资之风渐起,释放了投资机构对区块链的关注和信心增加的信号,或将引起资本的进一步涌入。热钱盯上区块链技术,后续需警惕资本过热风险。

“链币分离”趋势

“最近接触了不少‘币圈客’,有些人连股票都没买过,对投资没有基本概念,就冲进了币市,包括很多互联网从业者,这些人中很多对加杠杆的后果没有充分的认识,如果杠杆爆仓,基本不可能有二次募资的信用能力。”某币圈资深人士指出。

人民创投总经理赵亚辉认为,认为区块链只能发币,就等于认为区块链未来在中国没有前途。事实上,在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是完全有可能深度参与的,只是参与形式并非ICO这么简单粗暴而已。

实际上,“链币分离”已经成为不少业内人士的共识。国海证券分析师宝幼琛认为,区块链在实体经济落地案例加快涌现,区块链应用的1.0阶段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2.0是应用在金融行业,3.0阶段将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从获投细分行业来看,投资主要分布在区块链技术、区块链应用、媒体社区、区块链资产等细分领域。

中国信通院主任工程师、金融科技负责人韩涵认为,区块链已经达到了舆论炒作的巅峰,但区块链技术成熟仍需要5-10年时间。目前金融行业对于区块链技术还处于初步应用的阶段。在区块链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顺应全球化需求,紧跟国际步伐,积极推动国内区块链的相关领域研究、标准化制定以及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