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区块链名师名录出炉——高考区块链志愿填报指南

转载
2023 天前
13506
互链脉搏

文章来源:互链脉搏  作者:金走车


互链脉搏统计的55位教授所属的20所高校,分别坐落于8个省市,北方基本全部集中于北京,南方则相对分散一些,可选择的城市也更多。

时至盛夏,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各地学生、高校的志愿填报工作也将开展。

互链脉搏观察到,当前不少学子其实对于区块链领域颇有兴趣,而区块链领域也恰需要相关的人才资源。值此之时,互链脉搏特统计了有公开表示研究区块链的高校教师,涉及到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20所知名高校,共55位从事区块链领域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名单,以及他们所从事的区块链研究及实践,以供参阅。

当然这份名单同样可视作是一份区块链学术大咖的名录,以助读者把握区块链领域的学术动态。


学区块链:去清华,还是去北大?

回想当年报考,在父母殷切而忧心的目光中,报考学校离家的远近便成为高考生首要思考的问题。

互链脉搏统计的55位教授所属的20所高校,分别坐落于8个省市,北方基本全部集中于北京,南方则相对分散一些,可选择的城市也更多。


(制图:互链脉搏)

其中,有9所高校的28位教授属于北京地区,占比51%;3所高校的13位教授属于上海地区,占比24%;而其余的14位教授分属于浙江省、四川省、广东省等地的8所高校。从互链脉搏的统计来看,京沪两地的区块链教授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地区,远超“区块链四城”中的深杭两地。


(制图:互链脉搏)

当城市敲定,“去清华,还是去北大”将不仅仅是小时候的臆想,而是接下来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若以探索区块链为前提,对于学校的选择,定是要关注各高校教授、讲师的区块链教学情况。

互链脉搏统计的20所高校的55位教授中共有10所高校的20位教授、讲师,从事区块链相关课程的讲授工作。首先,北京地区有清华、北大、中财、人大、中国政法5所学校开展相关课程。

北方(北京地区)高校区块链教学教授名单

 

(制图:互链脉搏)

清华大学于2017年9月推出研究生课程《赛博智能经济与区块链》,系统讲授赛博智能经济概念,支持智能经济的操作系统,区块链在新操作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徐恪、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小云参与该课程的授课。

北京大学的光华管理学院则是于2018年11月推出首期有关区块链领域的付费课程——《前沿应用与价值创造》,授课嘉宾包括刘晓蕾、陈钟教授。而除了进行此次授课之外,刘晓蕾教授还曾参加央视《对话》栏目的区块链专题节目的录制;并在娄底市政协机关举行的区块链知识专题讲座上进行授课。陈钟教授也曾就高校区块链教育助力区块链技术与理论的普及提出建议和思路。

中央财经大学于2016年建立中央财经大学世纪互联区块链联合实验室,并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区块链技术》课程,后于2018年1月出版了第一本区块链教材《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该教材的编撰工作由信息学院朱建明教授担任。此外,朱建明教授还曾编写区块链书籍《区块链开发系列》;并在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上,提出《区块链技术与电商平台产品信息追溯与防伪模型》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则是在2018年11月开设《区块链高级研修班——权威双认证区块链培训课程》,主要面向的是校外的企业界人士,经济学院方芳、于泽教授担任课程的授课老师。而据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杨东教授是我国最早的区块链应用研究学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大数据区块链与监管科技实验室,并在人民大学开设了国内第一个区块链相关的本科课程。还曾发表《链金有法:区块链商业实践与法律指南》、《区块链+监管=法链(RegChain)》等区块链相关书籍。

中国政法大学于2018年9月开设创新实践课程《区块链与数字经济》,商学院教授朱晓武担任授课主讲人。

南方(上海、浙江等)高校区块链教学教授名单

 

(制图:互链脉搏)

上海市、浙江省等5各省市则是有复旦、浙大、西南财经、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5所学校在推进区块链相关课程的开展。

复旦大学曾于2018年7月、12月开办《区块链技术体系及开发能力研修班》、《区块链技术管理体系(区块链+)研修班》,同中国人民大学的研修班相似,主要面向的是校外对区块链感兴趣的人士。据悉,该课程完成学业后还可获得复旦大颁发的学业证明。赵运磊、韩伟力、姜忠鼎、阚海斌四位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教授担任讲师。

2018年5月,浙江大学也开办过《2018浙江大学区块链研修班 ——区块链创业者的权威课程》,陈建海、邓水光、张宏鑫三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授、老师担任课程讲师。其后的2018年11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推出了“区块链与数字货币”课程,杨小虎担任主讲教师。

四川省的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的副教授罗旭斌,曾讲授研究生课程《区块链技术与加密数字货币》,及本科生课程《区块链技术与加密数字货币》。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科学系副教授丁晓蔚,曾教授《区块链+人工智能与金融创新》课程,该课节的主要内容为区块链编程、人工智能编程,强调实践应用。

而陕西省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教师李晋,2018年时曾教授区块链通识课程《区块链与创新创业》、《区块链技术原理与开发实战》;并曾赴西安交通大学讲授《区块链原理与应用》课程。早在2013年时,创办闪电孵化器,聚焦于智能硬件、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领域;2017年底与纸贵科技联合创办“Node区块链加速器”。

互链脉搏观察上述高校、教授参与的区块链课程:一部分是与企业联合,面向非在校人员,开设的继续教育式的付费课程;另一部分则是面向本校的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

目前,各院校的这些区块链课程仍在探索阶段,课程内容多以区块链基本原理、入门为主,各校教授的传授形式尚未形成专业的体系。不过随着当前课程的开展,已有越来越多的院校进一步推进区块链相关课程的落地和发展。


搞区块链:金融专业、法学专业也可以?

根据高校的区块链教学情况和自身情况,确定学校后,接下来面临的就是专业的抉择了。或许在公众印象中,学习区块链的话不就仅仅能选择计算机或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吗?其实不然,与区块链领域结合紧密的还有金融与法学专业。

互链脉搏观察55位教授的院系分布,其中54%的教授属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的院系;24%的属于经济与管理学、商学等金融类的院系;11%属于法学类院系。除此之外,互链脉搏还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别中,占比较多的网络安全类的院系单列为一个类目,该类院系占总比重的7%。


(制图:互链脉搏)

当中属于金融类院系的有,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他曾多次在校内研讨会、区块链大会上,发表关于区块链及数字经济的看法。今年1月,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区块链产业经济发展年会上,朱岩还进行了题为《数字经济范式下的产业创新》的演讲。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副研究员、区块链共识经济学课题组负责人陈波(已入驻成为互链脉搏专栏作家,点击可查阅其专栏文章),同样是金融院系老师探索区块链的代表。在2019年时发行《区块链共识经济学白皮书:发现熵资产》报告,并持续进行区块链研究。

属于法学类院系的是南京邮电大学法学教授、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春晖,曾发表文章《合规与风险:区块链发展的两大永恒主题》,并曾指出,无论如何应用,区块链的发展一定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之下,区块链的发展与安全必须同步推进,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安全可控”是关键要素,这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的院系中,分属于网络安全院系的教授有,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陈恭亮教授。他曾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电子货币新原理和新算法研究”;并曾在区块链大赛上做《区块链的本质内涵——难以否认的事件发生》主题演讲。

武汉大学的两位网络安全学院教授也同属于此类。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教授、湖北省“百人计划”、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讲座教授、食品安全区块链联盟负责人崔晓晖,长期从事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高性能计算研究,并曾于2017年7月在华中农业大学做题为《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的报告。

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教授、密码学与区块链技术实验室成员何德彪,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应用密码学、云计算安全、区块链安全等武,并曾撰论文《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密钥协商协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防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更进一竿:区块链研究去哪里?

互链脉搏统计,近半数从事区块链及相关领域的高校教授,投身于区块链教学,除此之外,更多的教授专注于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而其中几位教授的研究已获得一定成效。

 

(制图:互链脉搏)

在2018年的“数博会”上,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企业级区块链服务平台——“思极链”。这一项目便是以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郭少勇老师团队完成的“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数据安全可信共享”技术成果作为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目前,该平台已在财务审计、供应链物流、多边交易等多场景成功进行示范应用。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马兆丰,则是于2017年8月,主导、建立区块链及安全技术联合实验室 ,完成公有链底层平台,成果得到正式应用;2018年6月,完成区块链智能合约安全评测,评测指标均达到安全要求,系统顺利上线;2018年7月,建立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创新联合实验室,完成可信区块链及应用平台及科研成果。

西南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段江,于2016年开展区块链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成果转换。后表示,西南财经大学已于2018年联合共青团成都市委发布了全国群团组织第一个落地的区块链应用项目,即“蓉青·公益”志愿服务系统,将志愿者服务信息上链登记,保证志愿者信息和获得积分不能被篡改。

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深圳大学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的执行副主任张胜利,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期间,提出、设计、开发了隐私身份映射公有链;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期间,设计、开发了优课在线联盟链系统。

上述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教授,其研究实践多依托于高校的区块链实验室。互链脉搏统计,不仅仅是上述几位,还有7位教授在高校区块链实验室担任职务,并在进行相关内容的探索。

 

(制图:互链脉搏)

2018年7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与北京阿尔山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区块链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成立。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担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2019年4月,“金融采购创新实验室”在中央财经大学揭牌。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晏妮娜教授代表该实验室发布了2019年三大研究课题,包括区块链背景下增值税专用电子发票与财务管理变革。

2018年12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黄震被聘为“人民创投区块链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并在“2018人民网区块链技术冬季论坛”就区块链监管发表演讲。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副教授高承实,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区块链研究院首任执行院长,此前有消息称,该研究院已经取得区块链行业技术软件著作等知识产权21项。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刘儿兀教授、王睿副教授,主要的研究兴趣及应用领域均包括区块链,同时两位均担任了同济大学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智能实验室研究员。

深圳大学副校长、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王晖,担任的是深圳大学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的主任。据悉,该研究中心依托“深圳大学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区块链基础理论的研究;区块链系统开发;区块链不同行业应用方案;区块链人才培养培训平台建设等。

互链脉搏观察高校教授对区块链的研究,多依托于各院校的区块链实验室、研究中心,同时积极与企业、社会力量合作,共同推动研究探索。目前,部分已取得一定的应用成果,或已申请相关专利。上述老师和院校,或可成为未来想进行区块链研究的学生的目标。

也望上述整理总结,能助高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院系,早日收到那份理想的录取通知书。

20所高校55位教授及其区块链实践活动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