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华校友基金袁晔:模式创新公司迎来春天

转载
2511 天前
20209
简书

火讯财经注:2016年是人工智能元年,标志事件是“阿尔法狗”击败李世石。从此,模式创新公司在融资时就被各种歧视(共享单车除外)。经历了两年的“不被人待见”,2017年底区块链带来了模式创新公司的春天。本文为你介绍模型类公司未来可能的发展情况,供广大投资者参考。


模式类公司特点:

1、用户第一:大量的用户,C端,或是B端

2、中心化服务:数据和交易都集中在公司

3、数字至上:同行间的实力对比往往是:用户量,日活,月活,流水GMV等数字

4、有你没我,数一数二:老大和老二打架,最后老三被干掉了

5、老大死在“外行”手里:干倒新浪微博的不是腾讯微博,是微信

6、没技术含量

以信贷行业举例:

第一步:有钱人把钱存在银行

第二步:银行支付利息(一般都很低)

第三步:银行获得不同期限、不同利率的资金,形成资金池(银行是亲儿子,这是合法地)

第四步:有人(一般不是穷人)来银行借款

第五步:银行要求提供各类信息,但无非就证明两件事:A. 你不是骗子,B. 你有能力还钱

第六步:资质尚可,恭喜你获得贷款

第七步:正常还款,否则带着大金链子的大哥会找上门来地

第八步:银行挣“息差”

总结一下,银行将多数情况下互不认识的借贷双方连在一起,起到信用中介作用。银行是资金和信息的中心,通过资金归集将不同期限、不同利率的资金进行错配;将借款人的信息汇总,得出信用评估结果,并给出信贷额度。

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成本转化为银行的息差。

如果区块链+信贷业务会是怎样呢?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不考虑技术方面的现有瓶颈(技术瓶颈从来都不曾阻碍人类进步)。

假设一个未来的理想国:现存互联网数据都已区块链化: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这些数据有人的所有身份信息,财产和资产信息,健康信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信息等。基本上银行之前能够拿到的信息只是这里的一个子集。

借款人只要授权,他在放款人面前就相当于是“数据透明”的。彻底打破了不信任。

“有钱人”直接评估能否借款,以及额度,也不担心借钱不还,甚至,智能合约可以自动将还款资金从借款人账户划拨到放款人账户。

看清楚了?在这个“理想国”,银行、征信、各类数据中介、催债公司、保险公司都已烟消云散,没有中介或中心,只有个体的人。人与人之间的互信被区块链完美建立,社会成本大幅度下降,资金流通效率提升。

这是最理想情况的推演,现实的情况差距很大,但机会也来隐藏于此。

信贷业务初创公司借助区块链颠覆现有巨头的机会就要到来,让巨头们死在你们这些“外行”手里吧。

具体细节不再展开。

以后有机会,我再举其他行业的实例。

      (原标题:模式类公司的第二春—《区块链思维》第20块,作者:袁晔)